我们要适应这个社会,但同时我们要改变当下。我想。
我一直在想,我来到这个世界是为了什么?如果只是如猪一般,被喂养,终止于死亡,哪活着的意义何在?毕竟我也被冠以“人”的称号,是人,总该有些思考。
我也如那些哲学家一般,思考着我到底是谁?我来自哪里?我要通往哪儿?
我到底是谁?这本不应该是个问题,我就是我,户口本,身份证都写得明明白白。可我却真得搞不懂我还是我吗?此刻的这个我和我理想中的我是一个人吗?越来越理解庄周梦蝶的困惑,是庄周梦了蝶,还是蝶梦了庄周呢?这其实就是在搞清楚自己到底是谁的问题。《老子》言:天地以万物为刍狗。这和佛家是一个理,强调的是众生平等。在这天地之间,我们都只不过是“沧海一粟”,故而也就没有必要争天夺地的生活,看淡所谓的功名利禄,为自己的心活,做让自己的心灵畅快的事。那这样,我就会找到我自己,我是谁?我是天地之刍狗,我是芸芸众生中的“沧海一粟”,我更是我自己,我的心是属于我的,我是属于我的心的,无欲无求,不贪不痴,随遇而安,顺其自然。
我来自哪里?哲学上的话题总是这样拗口。哲学也真是搞笑,总是喜欢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我来自哪里,自然是娘胎啊。可是这真得就是自己的来源吗?如果是,为什么又会有前世今生说呢?那我的前世是什么呢?按照我目前的状况,我的前世有可能是一头饿死的猪,也有可能是为了脖子上挂着的一串玉米而努力奋斗的驴。可是这也只是可能。当然,从生物学的角度讲,没错,是父母的结合,是卵子和精子的偶遇,孕育了我们每个人。可是为什么偏偏我就是那个精子和那个卵子的产物呢?偏偏我就要出生在今天的这个家庭呢?这是命中注定的?还是前世今生的轮回呢?《老子》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按照这样,我们追根溯源,我们每个人都是“道”的产物,而什么是“道”呢?《老子》开篇说:道可道,非常道。模糊的概念,更加重了人类的模糊。如此,想清楚自己来自哪儿,好像更是不可能之事。但是,突然一想,也很简单,我来自哪里?我来自天地孕合,无论前世是什么,今生只是我,因天地孕合,命运自然,安然接受,如此,则心顺神明。
我要到哪里去?当下的生活,我是适应的,但我却不满足与当下的处境。我的所有努力,都只为着改良这个环境。我们最终的归宿,都逃离不过一个死。这是这个死,就是真的死了吗?会不会以另外的形式继续存在着?我们最终的去向如果是真死,那还是归还于大地。如论是埋葬还是火化,都和大地融为一体。可是这种死,只是肉体上归还大地,而我们的精神,我们的灵魂会不会去寻找另一个住所呢?我们最终的归宿也许就脱离了死,而是走向另一种形态的活着。只是,现在还没到死,谁也说不上另一种活着的形态是什么。如此,我们要到哪里去?这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可是复杂的问题,我们可以还原简单,我们要去的地方一定要让自己的灵魂得到安放,要让自己的精神得到舒展,要让自己的思想心灵得到解放。佛家言:天堂。
当我们以哲学三问的方式搞清楚了自己的来龙去脉,那么对于当下的种种,我们适应着就好,但同时,我们为了拥有好的归宿,在顺其自然的同时,也要担负起自己的责任——改良这个社会。我们最终要让自己活得心安理得,那就要求在活着的时候,寻找到自己的人生理想,为天地之间的芸芸众生寻求一个极乐的世界。我们可以贫穷,但不可以困苦。贫穷是物质的,困苦则是精神的。当我们放下功名利禄的束缚时,本着一颗为人类寻找出路的心,则无所畏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本着一颗大公无私的心,则天地开阔;本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情怀,则宇宙明朗。
《老子》云: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