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介布衣一方铁砚一代宗师,此人是书法史上纯粹的职业化书法家
文│李东升
前一段时间,山西博物院有一个书法展。
这次展出时间较长。
有3个月之久。
之前的书法展,一般开幕式之后人迹寥寥。
而这次,却热闹了许多。。
每天看展出的人流不断。
因为什么呢?
也许人们看看厌了那些有伤教化,辱没文明的丑书。
看厌了那些张狂弄险作怪。
而选择了历史,选择了传统。
这次书法展名字叫:
“静观——邓石如书法艺术展。”
邓石如是清代的书法宗师。
时称书法第一人。
当然称第一的人太多了,老百姓不感冒。
不同的是,邓石如出身贫苦。
一生布衣。
跟米芾米疯子一样,酷爱书法。
舍全力追逐书法。
在清代,还没有书法这个职业。
书法,是一个人的外在修养。
与中国文人相联。
所谓诗书画一体。
善书者,要么身居要职,要么活跃在文坛。
纯粹的书家少之又少。
而邓石如就是一位纯粹的书家。
卖字为生。
一生以书法为职业。
小时候,邓石如以砍柴、卖饼为生。
他读书不多。
祖父好文墨书法。
父亲善摹印。
邓石如深受影响。
但他写字、刻印,也是为了卖钱,维持生计。
十七岁之后,他四处游历。
一些特殊的机遇,见识了许多书画大家。
由简单的写字,到真正开始参悟书法艺术。
起早贪黑,朝夕不辍。
凡他看上的名碑名帖总要临摹百遍以上。
他的一生,执著于书法刻印。
他的书法确乎是职业化的。
是一种纯而又纯的艺术实践。
成名后,不求闻达,不慕荣华。
不为外物所动。
不入仕途,始终保持布衣本色,
他的生命。
他的生活。
全部倾注在艺术上。
邓石如有个别号叫“汲游道人”。
这“汲游道人”,又是一方砚台。
一方金属砚台。
那一年,邓石如51岁。
他在清湖广总督毕沅幕中客居3年。
临别之际,毕沅特请江南名匠为其专门打造。
“先生常说携一砚可以云游四方。
然而普通石砚不过一两年就被先生磨穿。
今天我赠先生铁砚一方,必能存世。”
邓石如感激毕沅的知遇之恩。
回到家乡怀宁后,将此砚藏于书房。
并将书房取名曰“铁砚山房”。
他也常以铁砚山人自居。
此砚为圆形。
口径15.5厘米,底径16.1厘米,高4.5厘米。
铁质,面平,由两范合铸而成,范线在砚侧中部。
砚面下凹,侧壁较高。
砚背相应鼓出,边凸起一周。
中间铸有“笈游道人”四字。
时至今日,铁砚略有斑驳和残缺。
现存于安徽博物院中。
今天。邓石如的住处,“铁砚山房”。
经过数度整修,已成为大龙山腹地的著名景观。
邓石如的篆书最为知名。
他精研三代秦汉文字。
将隶书笔法笔意糅合在篆书中。
极大地丰富了的篆书用笔。
他晚年的篆书,写得最好。
线条圆涩厚重,气象雄浑苍茫。
臻于化境。
邓石如的隶书,兼有三国及北魏书风。
用篆籀之笔略掺行草之意。
又佐以魏碑的气力,中锋运笔,逆入平出,风格独树一帜。
邓石如的楷书,取法魏晋南北朝体势。
邓石如的行草书,打破了帖学行草圆熟平顺的法度。
给人一种蓬勃的生命力。
邓石如四书皆精。
刘墉,“我自成我书”的刘墉,“浓墨宰相”刘墉。
见到邓石如书法,拍案惊呼:“千数百年无此作矣!”
这一评,邓石如又有了个“千古一人”的书界称谓。
邓石如书法被同时代的人推为“神品”。
奉为国朝第一。
从一介布衣到一代宗师。
因其仗砚行走江湖。
他的家乡,又把他的精神,总结为“铁砚精神”。
在当地,有一副对联非常出名。
据说,邓石如晚年仍然卖字为生。
略有余资。
贫不能葬者,都尽力资助。
桐城派散文大家姚鼐因此赠送了他这副对联。
其内容是:
茅屋八九间钓雨耕烟须信富不如贫贵不如贱;
竹书千万字灌花酿酒益知安自宜乐闲自宜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