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大隐隐于市?

大隐隐于市?

作者: 陪我去看看日本 | 来源:发表于2019-03-28 15:24 被阅读0次

突然想到这句话,去网上搜了一下 搜到了一个答案,觉得很好,就贴了过来。

这句话自古流传很广,有很多版本,如:“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小隐在山林,大隐于市朝。”等,说的都是一个意思:那些所谓的隐士看破红尘隐居于山林是只是形式上的“隐”而已,而真正达到物我两忘的心境,反而能在最世俗的市朝中排除嘈杂的干扰,自得其乐,因此他们隐居于市朝才是心灵上真正的升华所在。  意思是说有能力的人希望依赖周围的环境忘却世事,沉湎于桃源世外,这是指小隐  真正有能力的人却是匿于市井之中,那里才是藏龙卧虎之地,这是指中隐  只有顶尖的人才会隐身于朝野之中,他们虽处于喧嚣的时政,却能大智若愚、淡然处之,这才是真正的隐者  至于出处,我只知道是魏晋时期民间流传的,好像没说出自那本书吧!有的话可能也是魏晋以后的了呵呵  也大概是句俗语,古已有之,所以要追究是哪一个人最先说的,恐怕不易。不过从白话意义上说我想可能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诗作《中隐》最先把它通俗易懂地归纳出来。  你可以读一下: 白居易《中隐》 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  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喧。  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  似出复似处,非忙亦非闲。  唯此中隐士,致身吉且安 还有一种说法 ...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出自孔子的"古训"  其实隐者本无大小之分,退而隐,原本已然抛弃了红尘俗事,哪管的旁人指指点点?!又怎会在意是大隐还是小隐?!这和禅宗的佛理有异曲同工之妙,看中的是内心清静的本质,而不是出家在家的形式  愿能结芦山野,退而隐,依木闲坐,隐而狂。  何时能,披发仗剑破门去,采菊南山香满襟。 也有人说是出自老子的<道德经>

相关文章

  • 大隐隐于市

    在城市生活久了,越来越觉得大隐隐于市的好处。正因为这点,我并不是真的讨厌城市的车水马龙,如果能保持一颗安静...

  • 大隐隐于市

    在朋友的手底下工作,终究还是躲不过生活中的点点火花,以为可以很愉快的相处,一起努力一起浪,结果还是被不经...

  • 大隐隐于市

    拍摄于4月大连

  • 大隐隐于市

    种瓜楼顶上,而无车马喧。 摘菜夕阳下,悠然望海边。 春暖花正香,蜂蝶舞翩跹。 大隐隐于市,大默已忘言。 每个清晨和...

  • 大隐隐于市

    只想找一个谁也不认识我的地方,发泄一些情绪。互联网的时代下,你我注定没有任何隐私可言,即便是有也不过是自欺欺人,大...

  • 大隐隐于市

    大隐隐于市

  • 大隐隐于市

    即使尘世陌路,即使烟火人间,也要有一份大隐隐于市的心境。 下班路上,坐着公交,看一路风景,有些悠然,当然如果除去浓...

  • 大隐隐于市

    初中时就看了《围城》,当时总觉得是在以一种旁观者的身份来观察所谓爱情的“围城”,职业的“围城”,社会的“围城”。透...

  • 大隐隐于市

  • 大隐隐于市

    穿梭在人来人往之中,拥挤与于公交地铁之上,独求长存心中幽谷,无人打扰,自耕自赏。人是环境的产物,能放下世俗的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隐隐于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snqb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