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4423/3c69b07e26b9fde0.png)
己亥春节,一年又过。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我对春节已全然无感,腊月的忙碌和紧张,正月的欢庆与喜悦,都是木然,仿佛泥胎木偶。
这样说似乎也不太对,毕竟,年节总包含着我们对未来年节的期盼,对过往岁月的盘算,如果无感,那说明我已过往无恋,未来无盼。
事实上不是这样的,考入大学,顺利工作,两厢情愿,儿女双全,更要紧的是,一家人无论老少都和乐健康,还有什么可以抱怨的呢?也许正是因为这种好运的充裕让我丧失了对生活的感谢,对命运的珍惜,还要在无味的文字中发出无味的感喟,这无疑,是对生活的背叛!
晨起看到苏轼《守岁》一诗,乃是诗人干官岐下所作,此时诗人年二十五岁,回忆蜀中旧俗,想念京师的父亲和弟弟,于是写作此诗,
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
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
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
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时值壮年,为官岐下,可能唯一的遗憾就是和家人远别吧,孤独的时候也是离自己最近的时候,这位年轻人想到了时光犹如大蛇,即使勤奋也难以追回,因此,还是努力今夕吧。
这是清醒的文字,是年轻人的文字,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他绝对不会想到自己将来会遇到的未来的沟沟坎坎和蝇营狗苟,不过,遇到了又怎样呢?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唯山间之明月与江上之清风,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这是最通透的文字,也是最达观的文字。当然,苏轼也不是永远这样清醒愉悦的,他还有“长恨此身非吾有”的痛楚,也有“南来三见岁云徂,直恐终身走道途”的惶恐,直到“心似已灰之木”的绝望,但无论怎样,他有的是他的生活,那种风雨无惧,坦然面对的生活。
我还看到了文天祥的《除夜诗》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这是极为凄怆的文字,此诗创作于1281年,其时文天祥已被元军羁押,“命随年欲尽”,这让任何对时光的感喟都显得轻忽而缥缈,因此,“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也无比沉重。
可惜,这些我都是无法体会的,司马迁所谓“鸿毛泰山”,其实不正是生命重量和质量的比较吗?
有时我在想,世界那么大,目光却那么窄,脚步那么小,是不是对时光和世界的一种辜负?
这一年,有太多的大师逝去,这一年,同样也有很多凡人逝去。还有明星丑闻,贵圈闹剧,更有无数泡沫被戳破,无数神话被打破,世界如此纷乱,我在一角安静地活着,真心应该感谢一下生活了!
如你所愿,想你所想,行你所望。猪年,走好!
![](https://img.haomeiwen.com/i44423/2c179158d677df94.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