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笔记:足阳明胃经穴位讲解(完)

笔记:足阳明胃经穴位讲解(完)

作者: 紫苏_ | 来源:发表于2021-01-25 22:13 被阅读0次
足阳明胃经

12.足三里穴

位置:膝下三寸(用手指头顺着胫骨从下往上推,推到开始高起来的地方,外开一个指头处即是。)

是胃经合穴,属土,与胃经穴性相同,故是胃经的本穴(阳经的五腧穴井荣俞经合,对应的五行是金水木火土。),虚症、实证都可治。

治症:足三里是很大的穴道,是很常用大穴,所有的胃病都可治(吐血除外)。脚无力扎足三里(针、灸都可用,灸百壮都没有关系。)胃经的虚实症都可用,如乳癌硬块正好在乳中的下方,时间长就可在此穴用补,时间短用泻。

足三里之补泻手法

针扎到足三里,心里想经络运行的方向,针下去以后,逆向而转,逆为泻,顺为补。补的时候,补是单数,像三五七九,比如说,把针提一点起来,一个绿豆大,气就到了,很快。

常灸足三里,可让人健康长寿。(可使胃气足)

13.奇穴——阑尾穴

位置:足三里下一寸处。

帮助诊断,此处有压痛点,就是盲肠炎。

治症:阑尾炎。针阑尾穴,痛去掉后,可以下大肠募穴天枢,小肠募关元。

14.上巨虚、条口与下巨虚

(1)上巨虚

位置:足三里下三寸。

治症:乳房硬块可用。

(2)下巨虚

位置:上巨虚下三寸处。

治症:肚脐以下硬块,比如子宫卵巢肿瘤,可以针此穴。实症(有东西)泻,虚症(没有东西)补。泻时逆向行针,补泻做完再往前扎一点,就是泻。

(3)条口穴

位置:下巨虚上一寸处。

条口可以治脚麻。

条口透承山
治疗肩痛。
比如病人肩抬不起来,可从对侧条口穴下去,拿三寸针,一路透到承山穴。透针时叫病人抬手,这样就好了。

15.丰隆穴

位置:腿外侧胫骨凸起处和外踝骨头凸起处连成一条线,正中间的点,即是丰隆穴。

用补法可以丰胸。

最有名的是去痰。

导痰针灸法
针扎到丰隆穴后,左右转捻针,病人感到酸就是气到了。气到了后,针慢慢起来,针不要出来,只要提到皮层,再把它倒过来,斜针45度,往身体的上方下针。然后再捻针,病人感到酸麻后,再慢慢把针提出来,又到皮层,再往下45度下去,下去以后,针就留在那边20分钟。就是导痰术。

16.解溪穴与冲阳穴

(1)解溪穴

位置:脚上两条大筋中间。

解溪穴是足阳明胃经的经穴(阳经井荣俞经合对应的五行是金水木火土),属性是火,胃经属土,故是胃经的母穴。

虚症治此。所谓的虚症,比如头痛,已痛好几年了,就针对侧的解溪穴。

(2)冲阳穴

位置:解溪穴下二寸。找的时候摸到动脉,动脉下就是冲阳,大约在解溪穴下二寸。

是胃经的原穴(阳经才有原穴)。古时禁针,现用毫针,摸到冲阳脉,把脉拨开来,针就下去了。

原穴补泻都可以做,实症、虚症通通可以。

有冲阳脉代表胃气还在。

17.陷谷、内庭与厉兑穴

(1)内庭穴

位置:在第二趾和第三趾交缝上五分处的两个脚趾骨后即是。

是胃经的荣穴,属水。

(2)陷谷穴

位置:内庭上二寸处。

是胃经的俞穴。

治疗时症。上午七点到九点,是胃经气血流注的时间。如果有个人告诉你,他头痛是每天早上七点到九点,可以针胃经的俞穴。再如七点到九点发脾气,用陷谷。

每天早上起床脸肿(胃经走在脸上),针陷谷。

(3)厉兑穴

位置:脚趾甲旁

胃经的井穴,属性是金,土生金,故是胃经的子穴。

“补井当补合,泻井当泻荣”。如果井穴刚好是子穴,泻用荣穴;如果井穴刚好是母穴,补用合穴。

井主心下满。治疗心脏动脉血管阻塞,最常用的穴道就是厉兑,非常好用。

尸厥放血
尸厥就是昏迷。十宣放血,所有的井穴本来就是用在急救上。急救时,少商、商阳等等的井穴直接把手一抓,指尖一次放完。
心下满时会胀满闷倒,血一放出来,胀满马上就没了,病人就会醒过来。

井穴荣穴胃经实症都可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笔记:足阳明胃经穴位讲解(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sqwz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