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教学的三重境界:甩锅、接锅、砸锅

教学的三重境界:甩锅、接锅、砸锅

作者: 我就是小树张淑娟 | 来源:发表于2019-08-21 00:04 被阅读0次

友情提示:文章最后有恐龙蛋(因为稀缺)。

声明:这个理论原创不是我,是澳大利亚学者John Biggs和Catherine Tang(八卦:他俩是两口子),我只不过给他们起了个带“锅“的名字。

境界一: 甩锅

处于这一境界的老师,关注自己教的是好学生还是差学生(focus: what the student is)。出现问题后,这些老师喜欢甩锅,就是从学生身上找原因,经常认为“我教了,是你没学”。

这样的老师经常会在期末批卷期间集体出没,因为他们会发类似这样的朋友圈:“试卷难度一降再降,怎么还有这么多人不及格,现在的学生都怎么了?!”

如果能提出改进意见的话,这些老师一般都会说:大学生这个样子都是因为他们在中小学就学傻了,教学改革咱得从根儿上抓,从幼儿园就开始改。

在这个境界的老师,一般都是教了N年后还是老样子,教学上几乎没什么变化。

境界二:接锅

处于这一境界的老师,关注的是自己有没有用心教(focus: what the teacher does)。出现问题后,他们会接锅,认为是自己不够用心,于是花大量的精力研究和应用各种教学技巧,也会学习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

这样的老师在教学技能大赛中经常崭露头角,因为在准备比赛时,他们脑中会突然灵光一闪:“前阵子培训不是学了好多教学技巧嘛,赶紧都用上,这样参赛肯定是妥妥的了”。

处于这一境界的老师,一般都是老师版本的“学霸“,持续学习,但实质的进步不是太大。

境界三:砸锅

处于这一境界的老师,关注学生是不是真的在学(focus: what the student does),是不是达到了课程目标。出现问题后,这些老师倾向于砸锅,就是解决问题。当然,主要解决学生达不到课程目标的问题。

这样的老师常见吗?我见过很多。

在我入职后的第一节课,刚下课就有学生问:“老师,期末考试前你会给我们划重点吗?”

我心里一惊:好啊你们这些兔崽子,我的课程目标是让你们应用知识,现在你们竟然只想考前搞突击!

怎么办?

经研究,我设计了一种新型的考核方案——以“五问“反思报告为载体的考核方案。

经验证,这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哪哪都好的考核方案:

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投入,能实现高层次学习成效,还能推动学生个人发展。

怎么样,有想“砸锅”的老师不?

看过来,手把手教!(恐龙蛋)

相关文章

  • 教学的三重境界:甩锅、接锅、砸锅

    友情提示:文章最后有恐龙蛋(因为稀缺)。 声明:这个理论原创不是我,是澳大利亚学者John Biggs和Cathe...

  • 2019-07-30背锅甩锅,也是一门职场特色技术

    “甩锅”,是我国职场上的一门特色技能。 和很容易精通的“接锅”、“背锅”正相反。学会“甩锅”,需要大量的练习和心理...

  • 真正会甩锅的,都敢把锅甩给老板!

    职场人,没有不会甩锅的,只不过甩锅的程度和水平不同罢了。 菜鸟级别的,基本是背锅侠,根本甩不出去;资深一些的,甩锅...

  • 砸锅炼钢钢做锅 此锅非比寻常锅 砸掉十锅炼一锅 一锅还是那十锅 写与公园二零一九年 七月二十二日

  • 甩锅

    最近班级里不是很“太平”,发生了很多事情。在我心中的信念告诉我:发生问题,不怕麻烦,解决问题。可是最近的几件事情我...

  • 甩锅

    2018-12-22 星期六 晚上 阴 卧室 傻傻最近对做羊毛毡很感兴趣,经过努力,终于完成了四只比较满意的作品。...

  • 甩锅

    最近甩锅这个词听得比较多。尤其是特朗普和蓬佩奥这两位大神,成为了名符其实甩锅专业户。我们方言有句话叫“拉不出屎来,...

  • 甩锅

    甩锅,最近学到的、也是看到的一个高频词,与之对应的是“背锅”。 昨天半夜,收到一个北非学生来的问候微信。晚上12点...

  • 甩锅

    还没到一天三迷的年龄,但迷糊的毛病已经出来了。 去年一个办公室的同事,大家想在一块儿聚聚,时间就定在昨天晚上。去年...

  • 甩锅

    晚上下楼跑步,边跑边搜罗起最近的状态来,有点往两头跑,好的时候也是真好,可是孬的时候也是真不咋的,总体有些偏丧。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学的三重境界:甩锅、接锅、砸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srvs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