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绿皮书》,真的算是在这个没有炮声的春节中得到的意外惊喜吧。
可以说是在感叹中看完了这个部电影,边看边在琢磨着电影中想传达出来的中心思想。
这部电影的内容其实很简单,就是一个白人与黑人的“情感”纠葛。
在那个年代,种族歧视在美国的南部地区还是非常严重的,那种泾渭分明的关系让人感到了压抑和愤怒,最主要的还是无奈,因为那时候,这是一种合理合法的剥夺和欺辱。其实,这样的情况现在依然存在着,有的只不过不是以种族歧视的方式存在。
在这种状况之下,两个人因为各自的工作和需要行走在了一起,一路之上经历了许多事情,每个人的心态都在逐渐的发生着变化,最可贵的是,偶然会出现一些人类的善心和理解,每当出现这些情景时,非常感谢导演和编剧,能让些许的光亮在黑暗中一闪而过,在霎那间让人们感觉世界似乎还是很美好的。
就如,养鸡场里笼子的那些下蛋的鸡,它们经常能看见几只在笼子外面,自由自在走来走去的鸡,看见了它们的自由,笼子里的鸡便感觉到了一线希望,就不会疯了,就不会互相打斗了。当然了,这虽然只是对鸡而言,但又有多少人,跟鸡的想法又有什么不同呢?
总体的感觉,这部影片温度还是比较暖人的,毕竟是在进行正能量的传递和拓展,这里面的人物没有“高大全”的面孔和行为,都是真实的人性表现,所以会让人感觉到真实,而且这个故事的范本也的确是真实的。
电影里,黑人说:“自己不够白,也不够黑。”我非常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和他的尴尬的处境。
白的一方,看中只是他所表露的才华以及为他们带来的愉悦,但是没有一个人会为“猴戏”中的猴子而真心考虑的;黑的一方,因为他的出类拔萃而享受到了他们享受不到的,因此也存在着“排异”现象,在这种夹缝中的他,却依然做着伟大的努力,这是他的“闪光点”,有点“个人牺牲”的味道。
其实,他的这种感觉,这就是在一种“恨人有,笑人无”氛围里的最深感触。

再说《午夜巴士》吧,这是一部日本的电影,是一部比较安静的电影,唯一遗憾的是,在电梯里和饭厅里有些嘈杂的情景。
对这些嘈杂的环境的描述,有分辨能力的观众是不会感到吃惊或者有被讥讽的感觉,应该觉得是这样的,事实如此,也算是善意的批评和做广告吧。但也会引发一些感慨,但愿能引起吧!
电影里有很真实、很干净的环境,很精致的细节,很动人的情节,很美的配乐。
电影里的日本女孩照相的时候喊得是“一二三四”,而不是“茄子”,可以看出,笑出来的效果更好,笑的过程更长,可能她们没有发音和数字的忌讳吧,所以很舒心,但是在后面的情节里,一位帮助照相的人提议一家人喊”茄子“,但他们只是笑,也许一些发自内心,从骨子里流露出的真诚的笑,是不用语言来表述的吧。
还有很多对话,值得记住。
"我想要再拥抱你一次,这样我才能彻底忘记你。“
”你有勇气回来吗?“
........
”你害怕是因为你爱她,你害怕她会离开你,所以你在她离开你之前,先离开她。“
有些对话,让是失望者更加失望,让悲伤者更加悲伤。
但是希望总还是有的。风就是这样,但帆可以调整。
两部电影都在用很大力气地表现人---美好的心灵,但是表现的形式是不同的,所以,如果有时间,就请欣赏吧,因看它们而流逝的时间是值得的,在冬天寒冷的时节,请感受与那遥远的地方心灵相通的美好滋味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