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丝绸之路的传奇故事
10、海上“丝绸之路”最壮丽的诗篇
2000多年来,我们的祖先先后探索出多条连接亚欧非大陆,经贸交易、人文交流的通道,后人将其统称为“丝绸之路”。这些古老、壮观的“丝绸之路”,不仅是东西方经济交流的大动脉,也是文化交流的大运河。
公元7世纪以后,由于战乱的影响和西域诸国关系复杂,曾是连接东西方文明的大动脉——陆上“丝绸之路”,不再那样畅通无阻,取而代之的是海上“丝绸之路”
回望历史,浩浩荡荡,郑和七下西洋堪称中国海上“丝绸之路”最壮丽的诗篇,也是人类航海史上第一座高峰。
锋芒自有毕现之日,强盛的东方之国的光辉是无法掩盖的,当他的先进和文明为世界所公认时,威服四海的时刻自然也就到来了。
明永乐年间,一支由郑和率队的皇家舰队出海了,208艘大小船只云帆高挂,浩浩荡荡,涉彼狂澜,27800多名将士舟师以钢铁般的坚强意志、敢为天下先的雄才胆略,开通从中国横渡印度洋直达东非的新航道,登上人类远航探险的巅峰。
南京郑和宝船遗址公园内郑和宝船模型
郑和组建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世界最大的混合远洋舰队。这208艘船,分为宝船、战船、粮船、水船、马船,按不同用途分类建造。无坚不摧的战船运载着将士,粮船运口粮,水船载淡水,马船具有多种功能,适合各种物品的运载。
明代海盗横行,商旅受到极大威胁,海上丝绸之路几乎完全阻断。
郑和为消灭称霸海上的海盗头目,为舰队配备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火器、火炮、火球等热兵器,以及标枪、刀剑、弓弩等冷兵器。
听闻海盗头目陈祖义剽掠商旅,肆行无忌便派人招抚,盗匪不但不听还谋划袭击郑和船队。
最终郑和布兵海面,以引蛇出洞之计烧毁10艘海盗船,缴获7艘,杀死海盗5000余人。
郑和先后七下西洋,遍历亚非30余国,主要航线40余条,布局了纵横交错的交通港口、贸易中心。
郑和舰队,携带当时世界科技含量最高、最先进的农产品和手工制品。瓷器是综合体现中华文化风采的物质载体,丝绸象征中国文明。
郑和远航使中国与世界30多个国家建立起一座文明传播与文化交流的桥梁,把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传播到东南亚、南亚乃至非洲那些遥远的地区。郑和七下西洋的伟业与威慑使中国变为海洋大国,获得了从日本到非洲东海岸的制海权,中国航海事业被推向顶峰。
郑和下西洋路线图(资料图片)
不得不说郑和能七下西洋,拓展海上丝绸之路,关键在于我国造船业的发展。在整个中世纪,中国的造船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中华民族曾经在海上称雄于世界。
在世界文明史上,15世纪被称为大探险的时代、远航的时代。东西方先后出现了4次空前伟大的航海活动,郑和、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是这一时代的4大杰出航海家。
纵观世界史,航海总是与探险、征服、掠夺联系在一起的。通过地理的大发现,西欧国家在海外获得了巨大的财富和暴利。西班牙殖民统治拉丁美洲3个世纪中,残酷地屠杀和奴役土著居民,使2500万印第安人丧失了生命,掠走了250万公斤的黄金和1亿吨白银。葡萄牙殖民者也从巴西运走了价值约6亿美元的黄金和3亿美元的金刚石。15世纪中叶,葡萄牙人就把从非洲西海岸劫掠或购买的奴隶运回国内售卖,从事开矿、种植等劳役。
然而郑和的航海既没有野蛮的征服与掠夺,也没有血腥的摧残和杀戮。从没有掠夺他人一分财富,没有占领别国一寸土地,没有伤害一个无辜百姓。明朝派遣郑和下西洋的真实目的是与世界各国和平友好增进友谊,互通有无发展贸易,传播借鉴交流文化,观天测地绘制海图,造船航海振兴科技,施恩布德,不欺寡,不凌弱,因此船队所到之处受到当地人发自内心的最高礼遇。
在郑和航海的感召下,中国在海外的威望不断提高,在国际间形成了“中国热”的浪潮,凡船队所到的国家和地区几乎都派遣使节到中国朝贡。这局面当时世界绝无仅有,在整个世界古代史上也属罕见。
中国开辟海上丝绸之路比陆上丝绸之路早81年,早在22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懂得海洋是沟通世界最为便捷的通道。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最多(240多艘)、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是陆上丝绸之路向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转折,也创造了航海史上的奇迹。
郑和认识到海洋是个硕大无朋的天然宝库,是人类文明的摇篮,控制了海洋便可安民定国,战无不胜的海军舰队是控制海洋的基础。如果郑和的海权观被当时的统治者所接受,世界文明史将会是另一种记载。
可惜那时的统治者深受千年来以农立国、耕织为生、自给自足、世袭陆土的封闭大陆观影响,失去了难得的机遇。中国把刚刚迈进海洋的双脚缩回大陆,背向海洋,闭门不出,实行海禁,连郑和七下西洋积累的宝贵资料也当作废低一焚了之。
s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