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观察力
1,物品的观察
这个故事讲的是小刺猬对小獾的鼓励。
小獾做小板凳,做了好几个都感觉不好。他很没有信心,小刺猬鼓励他,一次比一次好呢。
等到小刺猬摘果子晚上回来的时候,小獾做了一个板凳送给他作为感谢的礼物,因为有了小刺猬的鼓励,他才有动力继续做下去。
除了故事本身关于友爱的情节讲解之外,我会刻意引导宝宝从图片的细节上去着手观察,训练观察力。
我是怎么做的呢?
我会翻到最前面小獾最初制作的板凳和最后制作的板凳两个图片,同时会问宝宝,你看这两个板凳有什么不同呢?小獾是不是做的越来越好了呢?为什么越来越好呢?
我会从凳子的木棍的光滑度,以及形状,高度,椅背,凳子腿横梁等细节引导宝宝去发现两把凳子的不同之处。同时又会引导她去观察两把凳子的相同之处,比如都有四条腿和一个凳子面。
![](https://img.haomeiwen.com/i5204851/ff46d14f6d1506ab.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5204851/4b032366ec3a2391.jpg)
2,环境的观察
这个故事讲的是,北极熊由于生存环境被破坏,自己所生存的冰原发生雪崩而导致家人分离,无家可归,最后被人类收养到动物园的经历,目的是引发我们更多的人类与自然相处的思考,引导孩子要爱护环境。
除了讲完故事本身,我有过一些相问相应的关于情感的提问之外,我还会引导孩子注意观察环境的变化。
海水的颜色
比如下面这两个图,讲到太阳落山了,哥哥还没有回来,我会提示他,为什么这张图片是红色的,而上一张海水是蓝色的?
因为太阳落山了,阳光照在海面上就将海水印成了红色。这里,我引导的就是环境中海水颜色的变化和阳光的关系。
![](https://img.haomeiwen.com/i5204851/450be5f948f76c9c.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5204851/4f927953ba65af7d.jpg)
家园的变化
故事的结尾是他们拥有了新的家园,那我会提示宝宝,这里也是他们的家,以前也是他们的家,他们的家有什么不同呢?
这时候我就会将第一张图片与最后一张图片进行对比,引导孩子去观察思考。
以前是自然生存环境,都是茫茫的冰原,而现在是人工的环境,都是石头和石山,而且周围还有很多前来观赏他们的游客。
他们以前的生活是自由的,现在的生活是不自由的,他们没有办法再回到以前那种自由的生活,因为他们的生存环境被破坏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5204851/5ad5f2454a9007d6.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5204851/a4e55deb93095da2.jpg)
二,动手能力
我们从5月份开始实行唐诗导读启蒙计划,到现在已经第11周了。
我是每周会做一张导图,同时这张导图为了便于复习,我们是张贴上墙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会引导宝宝自己来做导图自己来贴导图,这样做有以下好处。
第一,重视。她会知道导图对于我们的学习非常重要。
第二,参与感。更容易有归属感。
第三,学习使用率。也因为她贴的,位置是她了解的,所以她也会经常去观察。
第四,成就感。自己做的事情,能够成为妈妈的小帮手,很有成就感。
![](https://img.haomeiwen.com/i5204851/015bc22f6ab8ca78.jpg)
三,定时改变环境
这个玩具栅栏是宝宝8个月之后开始使用的。之前我们一直训练她每天收纳物品的好习惯,因为这里面放的有几个小箱子,都是她的玩具,包括厨房的过家家以及一些其他的小玩意儿。
现在她已经两岁两个月了,我们决定将这个环境进行清理,作为她专属的学习读书角,其它玩具都整理集中到阳台大箱子里,便于以后想玩可以再拿,这里只留下一个娃娃给她作伴。
这样做的好处是
首先,环境营造~她在读书的时候周围比较安静比较整洁,没有可以打扰她的杂物,没有干扰她学习的东西。
第二,空间比较大~我和他可以一起坐在这里面共同读书。
第三,减少整理时间~这些玩具,实际上它的使用频率并不是很高,而整理的时间反而会更长,所以可以定期拿出来玩一玩,不必作为常规的摆放。
果然,这样宝宝早上起来,更容易在围栏里看书,而不会受其他物品的打扰了!
创造环境很重要!
![](https://img.haomeiwen.com/i5204851/e83ca74a9487db31.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