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三件事,第1591天#
本来一直在拆书过级,虽然要花不少时间来写拆书稿,但还是很充实的。在写稿、查看技能点、改稿的过程中循环往复,也算是其乐融融了。
总结一下拆书以来的经验教训,总共有三点:
第一、书还是读的不透。为了过级而拆书,只读了其中很小的一个段落。并没有领会到作者的真意,还有一部分内容全凭自己理解。写出来的拆书稿有点儿差强人意。虽说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应用,能把书中的一个点用到工作生活中产生价值,就已经非常超值了。但是,想要把这一个点理解透,应用好,还是得把一本书大致读完。
第二、对原文理解不透。其实换在自己写文章的角度来看,都是逐字逐句斟酌过的,修改过的。我也希望读者能够仔细的读,我会尽量清晰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是,总有人会理解歪了,抓不住我要表达的要点。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因此,遇到一本好书,还是要多读、多思考,争取完全理解作者的观点。
第三、对主题涉猎不多。拆的那一个片段,一定是对自己有启发的,自己有感慨的片段。大多数情况下,我只是局限在这一本书中,局限了视野。应该选同主题的至少5本以上的书,把各种书中相同、类似的观点做一个比较,看看它们之间的差异。通过比较和实践,找到好的做法,然后持续实践。
读书竟然让我有点儿焦虑了。究其原因,还是读的太少,总感觉还有很多东西没有读出味道来。就像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抓不住拿点儿真谛。还是读书的火候不够!
与其读100本书,涨涨见识,不如读三五本书认真实践。发生了改变,往好的方向改变,才是我想要的。
到今年年底还有半年的时间,选3本书,认真读、仔细读,把能促进自己改变的片段抄录下来,写成拆书稿。再想办法弄个读书活动营,锻炼一下自己的组织运营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