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笔下孙少平的鞋子真是让人不忍直视:“脚上一双旧黄胶鞋已经没有了鞋带,凑合着系两根白线绳;一只鞋帮上甚至还缀补着一块蓝布补丁。”
这样窘迫的鞋子,瞬间出现在我的回忆里。小时候,跟着姥姥在农村生活。那时的生活物质上还很艰苦。记得每每下雨天,姥姥家的院子总是一片泥泞,更别说村里的巷子了,下脚便是两脚泥,走起来一跐一滑的。还是小朋友的我,在雨后出门,总是弄得两脚泥,厚厚的,粘在鞋底、鞋帮上,比鞋子还要重得多,主要是粘了泥巴的鞋子里全都湿了,脚便冰凉难耐,冻得又红又肿。
姥姥想办法把大人不穿的旧胶鞋从脚踝向上几寸的地方剪去高高的鞋筒,恰好可以没过我的脚踝向上一点,就像现在女孩子们穿的小短靴。再在里面塞上厚厚的棉花,给我穿上,这样不仅可以踩泥路了,还很暖和。这样的一双改装小胶靴是不是也够窘迫的?但当时的我却高兴得很,可喜欢穿着它了,因为无论怎样在泥泞里玩耍,都不会再弄湿我的双脚,没有了又黏又冰的难受劲,我自然是喜欢它,并不在乎它的寒酸。
小时候,真的对鞋子没什么特别关注。因为物质生活贫乏。那时候家里生活条件艰苦,省吃俭用是常态,如果能吃得好些,有限的经济条件就顾不得穿得好些了。再加之小时候上学,学校灌输的理念基本上艰苦朴素,读的课外书也多是这些精神熏陶,自己从小对物质的欲望是非常简朴的。
记得在我上初中时,有一年快过春节了,妈妈问我要不要买一双那时非常流行的厚底的高帮棉靴,那是一种非常漂亮又暖和的棉靴,里面是人造棉,外面是防水的布料,一长排系鞋带的扣眼,系上粗粗的鞋带,非常时尚。我是真的想要一双过新年。还没等我回答,妈妈已经把鞋子迫不及待地拿出来了,原来她已经买回来了。
现在也不太明白当时自己的心理,明明心里非常渴望拥有的鞋子,当真看到它时,我竟然克制住了自己的欲望,心疼起钱来了,我让妈妈把鞋子退了,给我调换了更便宜的另一种鞋子。觉得这样不仅省了钱,妈妈也会觉得我很懂事,并且主要是想让大人觉得我很懂事,知道体谅他们。这是不是一种潜在的讨好型人格的雏形呢?
还记得初三时,当时班里的一个好朋友穿了一双白色的淑女鞋子,我真的好喜欢,真想借来穿一穿,哪怕能穿上一会儿也是好的,可是总是不好意思开口。终于,借穿的理由来了。由于要参加一个面试,我的鞋子鞋襻断了,我的好朋友非常热心地把鞋子借给我穿着去参加了面试。当时穿着那双小白鞋子,心里美滋滋的,感觉自信都大大提升了!
上高中了,白色运动鞋流行在县城的大街小巷。家里的生活条件也大大好转了,我也如愿以偿地可以买想买的鞋子穿了。记得那时我的第一双白色运动鞋,是蓝白相间的,颜色搭配非常漂亮,我对它钟爱有加,不允许它沾上一丁点灰,稍微有了灰印,就用白色的粉笔把它们抹得干干净净。总之,一定要清清爽爽、白白净净的!
说到这里,不得插上一小段。初中时,也有一年鞋子大流行,那是一种白底黑面的平板布鞋。当时可以说是人脚一双,那鞋子既便宜又耐穿。如果当时在我们放学的校园门口拍一个特写镜头,只拍脚部的话,可以说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这样的黑板鞋,不分男女,不分年龄。
高中时,妈妈给我买了一双棕色的皮革鞋,也是我特别喜欢的,那时学生们喜欢穿这样的鞋子。质量好的是牛皮材质的,我们大部分人穿的都是皮革的,虽然款式一样,质量可差了一大截。因为喜欢,所以总是穿的时间多,鞋尖被我的脚趾头慢慢顶得越来越薄,终于有一天,出现了一个小小的裂缝。还是舍不得扔,坚持穿着。因为流行、因为好看、因为喜欢。但当别人无意间视线扫到我脚时,总是不由自主地缩一缩,虽然没什么用。
上了大学,到了省城,年轻人自然喜欢跟潮流,买过各种款式的鞋子,但最中意的还是休闲鞋。
工作后,单位里有几年流行穿长靴。自己买了第一双长靴,穿在脚上觉得可洋气了!单位里来了一个身材高挑的实习女生,她非常会穿衣搭配,她穿的最长的靴子是一双过膝的软面靴,非常拉风,非常有气质。我一直很羡慕。对同事说也想买一双那样的长靴,同事非常诚恳地说,你看看你的腿,得要细长细长的才能驾御得了,你行吗?我无语了,念头瞬间打住了。
有一段时间中意马丁靴,穿着也挺舒服。但至今为止,还是穿各种运动鞋最多,还有就是各种小白鞋,随脚,舒适,好搭衣。说来说去,鞋子还合脚、舒服最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