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爸给我寄了他自己在长江和洪湖大湖、河里钓的不同鱼,后妈晒得武汉烹饪成鱼。感受到家人暖暖的爱,前段时间因为疫情,邮政快递不给寄出来,爸爸还特意去了邮政快递好几趟。
给爸爸微信视频时候特意说了自己做了好几顿鱼干,配上蒸蛋和一条🥒黄瓜,虽然简单,但是吃到家乡儿时的味道,真的很幸福。我爸一句话,就把我的热情大火苗浇灭了成 星星灵灵的火点。你这么做,鱼肉你咬得动阿?🤕这么做怎么好吃了?
被否认感觉好像是很多父母会干的事情,武志红特别用一篇文章阐述过。瞬间有很多愤怒、委屈和悲伤。我本来是想表达一份感恩和喜悦。
想到参加两次十方缘爱与陪伴,每次分小组讨论,5、6个小组讨论后,都神奇的提出一个共识:陪伴父母是最难的。最亲密的关系,往往勾出最深的伤痛。而亲密关系的特点就是都坦然的在关系中袒露自己的柔弱、不堪、脆弱。夜晚扪心自问,我敢亲密么?)
这是共修伙伴分享的他和父亲之间发生的小故事,看完后很有同感,这种事情也经常发生在我家,我反思了一下,父亲的一句话就会让我们萌生出很大的挫败感,为什么?这是在向外求什么?向内观,是不是也是自己对自己的一种否定呢?是自己内在能量的不足?
我们希望得到外在的肯定、认可、欣赏,通过这种外在的力量来给自己按下确认键,我是优秀的,我是受欢迎的,我是被爱的。一旦外在给出的评价是拒绝、否定、不好的,我们就会产生深深的挫败感,无价值感,就会陷入茫茫深渊,开始否定自己,觉得自己不被爱。这种向外求,需要外界给我们力量才能获得价值感,其实是一种内在力量的不足。
以前,当我精心准备一道菜,一份水果拼盘,很享受那个制作的过程,当我满心欢喜的把自己的作品端上餐桌的时候,希望得到家人的赞许,可家人一句“浪费时间”就会把我打入冷宫,觉得自己的付出和喜悦是不被看见的,我会很伤心很生气。但是现在不会了,因为我能分清楚什么是自己的事,什么是他人的事。我只为自己负责,我不为别人负责,我知道我想要的是什么,我享受那个制作的过程,和自己呆在一起的感觉很好,我是为自己做这道美食,我要“取悦讨好”的是我自己,而非他人。而他人的评判只是基于他的认知所给出的,并不代表我就是那样的,当我接纳了他,也就接纳了我自己。所以现在,除非遇到我还没有修通的卡点,外在的声音几乎不会影响到我的情绪,这是内在力量的升腾,也是自爱能力的提升。
我是一个不太善于用语言表达的人,就是那种笨嘴拙舌的人,我更喜欢用文字去记录自己的想法。因为一说话就会很紧张,语速快,思维混乱,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所以第一天参加广州“把爱带回家”这个活动的时候,大树老师说,让自己听见自己在说什么其实很难,正因为难所以更需要去练习,特别有同感。这个场域真的很喜欢,大家都很临在很安定当下,让我也能够静下来,慢下来,去练习听见自己在说什么。虽然目前只能做到事先把想要表达的内容写下来然后跟着念,我相信刻意练习后,可以脱稿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加油!
在各位老师面前我是晚辈,我对十方缘的文化和理解肯定不如大家深,特别感恩这场疫情,让我有时间有机会走进十方缘,认识到各位有趣的老师,一起共修,相互照见,相互支持。
这种自主认领的方式也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行为规范解读时,下一位对上一位的回应及照见设计得特别好,有这样一句话说“无回应之地,即是绝境”,如果缺乏情感回应,人就等于处于绝境,甚至死亡之地。所以这里特别吸引我的地方就是不同于其他活动的大家共同营造的这个场域。它使我不得不全程100%的投入,去用心聆听每一位伙伴的表达,并记录下关键词,捕捉重要信息的能力需要加强,才能捕捉到大家的核心思想。
上周第一次尝试认领主持环节,特别紧张,我使劲捏住自己的手,让自己的声音保持稳定状态,我不知道大家是否听出我的紧张感,那天活动结束后我觉察到自己好疲惫,感觉太消耗能量了,我甚至反问自己“我是否还要再参加?在这里,我是在消耗自己还是滋养自己?”当时没有答案,只是有这样一个疑问,所以小豪周一发布这周日活动报名的时候我没有报名,我想让自己平静几天再说。周四小豪再次发布的时候我果断报名了,这个场域很有吸引力,让我既感觉到“累”(打引号)又很兴奋和喜悦,这或许就是成长带来的痛并快乐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