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什么是灰色地带?
灰色:在宏大叙事中无法被归入非“黑”即“白”的分类体系之中的那些模糊的、暧昧的对象,是宏大叙事中被有意省略或遮蔽的个人与事件,即那些令人尴尬、无法被嵌入到某个连续事件流的“个案”和“特例”。
灰色地带:连续之中的断裂之处与断裂之中的连续之处。连续与断裂是两种看待学术思想史角度:连续强调绝对性、思想的传承、发展中的同一性;断裂强调范式革命和转型,认为学术思想的发展不是累积型的而是跃进型的。
如何重访灰色地带?
避免传统主流叙事;借助反讽的新叙事策略;回到传播学熟悉的区域,向内审视。
刘海龙老师所言的“灰色地带”并非黑与白、是与非的中间地带,而是在传播研究史中往往被忽略的人和事。
以往的传播学研究总是一种宏大的、单一的叙事逻辑,似乎有些理论的出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去重访这些灰色地带,可以让我们从过往的断裂中找到连续,并为传播学的发展带来更多可能性。
二.
这篇文章重点叙述的是第一部分:中国传播研究者眼中的美国传播研究带给我的知识与思考
①拉斯韦尔传播思想中超越5W理论和传播功能论的丰富内容
拉斯韦尔于1948年发表《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这是拉斯韦尔众多成果中最能代表其传播学思想的一篇研究成果。届时恰逢施拉姆等人推动传播学正当性改造,于是文中与新兴传播理论框架和实证研究相一致的话题被主流传播研究保留下来,而拉斯韦尔看重的其他议题则因与主导的范式不符而被歪曲或遗忘。
学界对5W理论存在诸多批判:传者中心的控制观念;单向,缺乏反馈;线性,缺乏对环境的注意;主张魔弹论,没有关注意义的编码与解码。刘海龙认为以上指控只有第一点属实,因为在拉斯韦尔的原文中对后几点均有论述。
注意结构是拉斯韦尔作为政治学家的核心传播观念,本是从认知角度思考大众传播影响的精彩思想,但因为过于功利以及理论建构不够精细,导致说服力不够,逐渐失去了吸引力。相比较而言,议程设置、培养分析、沉默的螺旋等理论则从个人认知这一微观视角入手,开创出一片新天地。
② 哥伦比亚学派的创造性及对后续研究的启发
哥伦比亚学派确立了一个全新的传播研究范式,即以功能主义作为理论指导、以行为主义和实证主义作为方法基础、以管理研究作为运营方式的新的研究体制。
哥伦比亚学派对传播效果的定义并不狭窄,它不排斥批判学派的视角,只是更强调论证的经验性与逻辑性。哥伦比亚学派的主流意见并不认为大众传播效果有限,它们对问题的复杂性有充分的估计。在研究方法上,除了实证研究外,哥伦比亚学派强调方法的多样性,主张方法与问题相适应。
哥伦比亚学派多受人诟病的根源在于给自己贴上了简单的标签。
③芝加哥学派的内部差异以及与哥伦比亚学派之间的连续性
从芝加哥学派到哥伦比亚学派并没有发生明显的断裂,两个学派存在不少共识。尤其在代表人物帕克身上,可以发现芝加哥学派并不如凯瑞说得那么纯粹,它和哥伦比亚学派一样,部分认可行政研究,同时也不排斥功能主义的研究框架,方法上的差异也没有后来所夸张的那么大。
④公共关系(宣传)正当性论证中的问题
伯内斯及其《宣传》被西方、中国传播思想史排除在外,但不妨碍伯内斯曾首次清晰、明确地表达了现代宣传观念,并成为20世纪以来普遍流行的宣传观念
三.
理论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树长青
我们总是希望给学派进行归类,将其抽象为固定的形象以便进行研究,詹姆斯凯利在为芝加哥学派正名时同样是这样的逻辑,于是帕克的思想被简单化、边缘化。
刘海龙老师认为,芝加哥学派并没有真正衰败过,或者说是逐渐过渡到了哥伦比亚学派,而帕克曾有过传媒的工作经历,这使得他与杜威、库利等人不同,更加重视经验式的研究方法。因此刘海龙老师将帕克视为两个学派之间断裂处的连接点。
此外,我们对于这两个学派的理解也过于表层,实际上他们不少的学者并非完全排斥其他的研究方式与思维。我们都知道拉扎斯菲尔德与阿多诺合作失败,认为这是管理学派与批判学派之间思想对立的体现,但实际上拉扎斯菲尔德也对阿多诺的才华赞不绝口。
当一个个学者、学派变成教科书上的知识点,我们容易忽略其自身复杂性、矛盾性,将鲜活的思想变成了干巴巴的教条。因此,刘海龙老师这本书对我而言,并非简单告知我了这些历史,而是告诉我在今后学习中如何去思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