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之惑系列之一——生死
“人终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四十四岁的年龄是尴尬的年龄,俗话说人到四十天过午,听起来颇有些伤感,却也是不争的事实,承认也罢,不承认也罢,年龄就在那里,只涨不跌。
人常说四十不惑,那也是老黄历了,现在是互联网时代、信息时代、大数据时代。变化实在是太快了,快得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社会基本信息大约三年就会更新一遍,别说是跑步前进,就是开着奔驰宝马也追不上啊。
过了四十,疑惑的地方反而多了起来。首先是身体开始走下坡路,不再象以前那样精力充沛,午睡成了必须品。于家庭成了顶梁柱,上有老人需要照顾,下有儿女全力扶持。于事业可谓中坚力量,单独承担一方面工作,需要投入全部的精力和才智,唯恐出现差错或是失误。难得有空闲时,便会思考人生的意义,越思考越没有头绪,没有答案,心情会莫名变得低沉起来。对死亡的恐惧感不断增强,好像是隐约听到死神的脚步由远及近。
未知生,焉知死。生的问题整不明白,怎么能不惑。弘一法师李舒同在38岁时到杭州虎跑寺正式出家,抛妻弃子,绝然出尘,需要怎样的感悟和情怀。花开花落,生死无常,在62岁圆寂时写下“悲欣交集”四个字,又是一种怎样的体味和超脱。一首《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唱遍了大江南北,引发一代又一代人的共鸣,被誉为20世纪最优美的歌词。一音入耳来,万事离心去,法师的心宁静淡雅、如一杯清茶,是真正“不惑”的境界。
象法师那样能达到“不惑”境界的人毕竟少之又少,大多数芸芸众生不得不被生活所裹挟着,疲于奔命,没有时间也没有能力去思考。人终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只有在死亡面前,人才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只有看开了死,才能好好的活。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为义、为节、为气而慷慨赴死,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脊梁、承载了炎黄子孙的传承。如屈原、文天祥、谭嗣同等前赴后继,发出“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浊吾足”、“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等感慨,这是何等胸禁,何等气魄!如此豪情满怀,气吞山河,若非看淡人生,看透生死,绝壁是做不到的,这应该也是一种“不惑”。
改革年代,光怪陆离,作为普通人,自己的生活打理不好,却有时间思考生与死的问题,实在是滑稽可笑。也就是想想,不能钻进去出不来,否则精神极有可能抑郁,那得看多少天新闻联播才能治好啊。
古语有云,“朝闻道,夕死可以”(《论语·里仁第四》),得到了“道”就心满意足,就是放下,放是安心。既然人的生和死都不受自己控制,那就随时做好准备,做好眼前的事情,努力做到问心无愧,什么时候走也就无所谓了。
忽然天真地想,如果年龄和股市一样多好,一泻千里,回到从前,从头再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