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了五年的英文老师。
回忆那段课堂时光,眼前经常会浮现出孩子们的身影。我想把这些孩子们的成长记录下来。那就从这个小家伙开始吧。
还记得他,一个在课堂上让我曾经头疼的孩子。因为他的存在,课堂秩序被打破了。
他会把鞋子脱掉,扔到教室的另一头。他会趁着课间跑出教室………
当时,我们倾尽全力关注、鼓励他那在课堂上哪怕是点滴的进步。但我知道,这些对于孩子的心里成长只是杯水车薪。
遗憾的是,家长太关注他的成绩,而忽视对孩子心理的成长的关注。因为成绩不好,动不动就打骂孩子对孩子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
那时的我才明白家校共育中,家长的养育,更应关注孩子的心里健康。
现在,回想起来,那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丧失了价值感和归属感的孩子。
他们的不当行为是在让你知道,他们没有感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
如果一个孩子走向你,天真无邪第对你说:“我是一个孩子,我只是想有所归属。”你会生气并羞辱这个孩子吗?当然不会!
大多数成年人恰恰是没有认识到,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潜意识中在说:我只是想有所归属,而我对如何获得归属感有一些错误的想法。”
当然,这种信息是用密码说出来的。如果大人们学会了了解这个“不当行为密码”,就能对孩子有更多鼓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