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8-02-08

2018-02-08

作者: 蔚成 | 来源:发表于2018-02-08 22:14 被阅读14次
    浅薄

    关于作者

    尼古拉斯·卡尔曾经是《哈佛商业评论》的执行主编,他写过3篇影响力巨大的文章:《谷歌让我们变愚蠢?》《IT不再重要》和《自动化让我们变得笨拙》。

    关于本书

    在本书里,卡尔从科学实证的角度出发,为我们解读大脑可塑性贯穿人类一生的事实。本书分析了人类文明不同时期的内容呈现方式如何塑造人的大脑,批判了互联网上的碎片化信息给我们带来的危害,指出了互联网可能让我们付出的代价,有助于让迷恋互联网的人保持清醒的头脑,合理选择互联网上的内容。

    核心内容

    人类的大脑在一生当中都具有可塑性。在整个文明的进程中,人类在口语化时期的记忆最好,到了书面化时期,进行深度阅读的专注能力最好,而到了互联网时期,人们擅长多任务处理,精力却更加分散,变得更加浅薄。因为从记忆的角度看,长期记忆与短期记忆有着根本性的区别。这样发展下去,对我们个人乃至整个人类文明,都会造成极大的危害。

    一、人类的大脑在一生当中都具有可塑性。

    过去人们认为,在生命的早期,人的大脑可塑性最强,大脑在成年以后会逐渐固化,不会再出现大的变化。但是大量科学研究已经证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大脑的可塑性贯穿人的一生。即便是成年人,甚至老年人的大脑都具有可塑性。

    1. 成年灵长类动物的大脑都具有高度的可塑性

    美国科学家把微小的电极插到猴子大脑皮层的一个区域当中,敲击了猴子手上的各个部位,观察电极末端的神经元信号,绘制出一幅猴子的脑谱图,然后在猴子的手上割一个口子,切断感觉神经。结果猴子手上的神经杂乱无章地长了出来,大脑的对应区域也出现了混乱。但更神奇的是,几个月以后猴子大脑的神经网络又编织出一幅新的地图,新的神经路径经过调整,重新回到了正确的轨道上。

    2. 人类的大脑具有高度的可塑性

    研究人员发现,长时间开车的人,比如出租车司机,大脑后部的海马状突起比一般人要大。这个部位负责描绘周围的空间环境,这个部位变大对司机们记忆地点、辨认路线都有好处。大脑内部做出的这些调整,可以让司机对空间信号的处理能力得到不断地强化和提升。

    3. 大脑可塑性的水平在人的一生当中是会发生变化的

    老年人可以学会用智能手机,能够适应手机阅读的方式,这正是大脑可塑性的体现,但是他们要为此付出的努力和时间是年轻人的好几倍,说明了大脑可塑性的水平在不同年龄上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

    二、从口语化时期到书面化时期,再到互联网时期,不断变化的内容呈现方式不断塑造着我们的大脑。

    1. 口语化时期

    口语化时期是人类记忆内容的黄金时期。人类文明早期著名的思想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述而不作。在人类文明的早期,内容的呈现形式主要是面对面的演讲和口述,对演讲者的记忆能力和表达能力都要求极高。这个时期可能是人类对语言内容的记忆能力最好的一个时期。苏格拉底曾预言,书面文字虽然可以帮健忘的老年人进行回忆,能捕捉人的思想,但是对文字的依赖会改变人的头脑。用外部符号代替内部记忆,有可能让我们成为浅薄的思想者。

    2. 书面化时期

    从柏拉图时代开始,人类进入书面化时期,特点是:扔掉了记忆内容的包袱,深度阅读带来了专注程度的提升。这段时间里的书面语言长期受到口语化的影响,人们只是把说的话记录下来,单词之间没有空格,阅读的时候就像在猜谜语一样,需要断词断句。大脑皮层中负责解决问题、做出决定的前部区域就非常活跃。

    直到罗马帝国灭亡,书面语才摆脱口语表达的传统,开始为阅读者服务。在单词之间添加空格,缓解了人们分析文本的压力,使得快速地默读、更好地理解文本成为可能。学习快速阅读让人类大脑的神经回路发生了非常复杂的变化,大脑把更多的资源投入到文本含义的解读中去,阅读的专注程度也得到了提升,于是有了我们今天常说的“深度阅读”。

    3. 互联网时期

    互联网让我们的精力分散成碎片。作者提出互联网悖论:互联网吸引我们的注意力,目的却是分散我们的注意力。它用多媒体的形式呈现内容,调动我们的多种感官参与其中,结果是让我们的阅读变得更浅、更快、更浮躁。我们的大脑比古人的大脑更适应多任务处理,却更加三心二意。这样分散了我们的精力,频繁打断我们的思路,会让那些只有在专注状态下才能想出来的创造性想法和解决方案离我们越来越远。互联网鼓励接连不断的精力分散,一次又一次的走神和暂时性的分神完全不同。互联网世界中的各种杂音,不仅会造成有意识思维中断,同时还会让潜意识思维短路,以至于没法进行深入思考,大脑成了一个简单的信号处理器,这就是作者所说的“浅薄”。

    但是我们要注意,作者非常笼统地抨击了互联网这个整体,认为所有的互联网内容都会让人变得浅薄。站在我们今天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角度去看,这样的观点存在以偏概全的问题。互联网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多媒体资源,帮助人们更好地进行深度学习,比如电子书、视频课件、音频课程等。从这个角度说,互联网可以让人变得更加深刻,而不是更加浅薄。

    三、从记忆的角度分析浅薄的原因,把记忆外包出去会对我们造成极大的危害

    我们的记忆分为短期记忆、工作记忆和长期记忆。我们碰到一个东西,需要记一下,这是短期记忆;需要努力把它记住一段时间,方便调用,这是工作记忆;记很长时间都不会忘,这是长期记忆。要存储长期记忆,大脑需要合成新的蛋白质,神经细胞还会形成新的突触终端,导致大脑发生生理上的变化。这些新的突触终端的生长和维持,让我们的记忆更长久,而短期记忆完全没有这个生理过程。

    互联网阅读是并发式的信息流,同时流入工作记忆区的信息太多了,大脑处理不过来,我们就保存不了这些信息,它们不会到达长期记忆,只能停留在肤浅的层次,成为短期记忆,这样做损害了我们的学习和记忆能力。如果长此以往,会对我们造成很多危害。

    1. 我们会越来越分心,无法集中精力做事

    因为大脑神经具有可塑性,所以我们上网越多,大脑做分散精力的多任务训练就越多,大脑会更擅长处理短期的多任务,但是集中精神长期记住一件事情的能力就会变差。自己记住的东西越少,就会越依赖电脑和互联网存储的海量信息,从而进一步分散精力,无法专心记忆,加深自己对互联网的依赖,造成恶性循环。

    2. 我们的精力越分散,我们对他人的共情能力就越差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人类的各种高级情感,比如同情心、怜悯心和敬畏心,都来自缓慢的神经过程。如果我们精力分散,只会做出快速的处理,我们就很难体会这些微妙复杂的情感,不能理解别人的处境和心理感受,变得更加冷漠,缺少同情心。

    3. 记忆外包,文明消亡

    把记忆的任务外包给互联网,会危及我们人类的共同记忆和文化传承。我们共同构建了支撑着整个文明的“集体记忆”,集体记忆随着每一代人个人记忆的总体变化而变化。把人类的记忆全部外包给冷冰冰的数据库,留下的只有数据和字节,文明也就不复存在了。

    4. 作者谈到这些危害的目的

    我们看待作者这些非常激进的预言,还是要回到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目的中去理解。作者不反对互联网本身,他只是要在大多数人头脑发热、憧憬互联网美好未来的时候,提醒人们既要注意到互联网带来的好处,也要注意到它可能让我们付出的代价。现实情况是人们广泛使用互联网,但大多数人没有沉迷其中不能自拔。作者看到的不是温和的现实,而是极端的终局,他想用这样的终局提醒我们:永远不要让极端的终局成为现实。如果你能理解作者的良苦用心,就不会再任由自己变成互联网的奴隶,这样的终局就不会到来。

    金句

    1. 过去我们常说:“上帝给你关了一扇门,一定会为你再开一扇窗。”其实这句话背后的原理就是我们成年人的大脑具有高度的可塑性。

    2. 苏格拉底曾预言,书面文字虽然可以帮健忘的老年人进行回忆,能捕捉人的思想,但是对文字的依赖会改变人的头脑,不会让头脑变得更好用。用外部符号代替内部记忆,有可能让我们成为浅薄的思想者。

    3. 在读小说的时候,大脑最活跃的区域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也进行过类似活动时会涉及的部位,因为深入阅读,人们沉浸到故事中,也就产生了代入感。

    4. 互联网吸引我们的注意力,目的却是分散我们的注意力。

    5. 人类的各种高级情感,比如同情心、怜悯心和敬畏心,都来自缓慢的神经过程。当看到别人经历痛苦折磨的时候,对别人的精神痛苦感到同情,这个过程比较缓慢。我们要理解他人的处境,就需要花时间去体会。

    撰稿:刘家琦

    脑图:摩西

    转述:徐惟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8-02-08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text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