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理性认识在于抓住事物本质,指导实践

理性认识在于抓住事物本质,指导实践

作者: BIYU说 | 来源:发表于2023-11-20 22:23 被阅读0次

写作:

每天都很憾颜,因为自己感觉不到特别大的价值。

但是在写作上,自己又做不到一下子如愿以偿,一下子能蹦出编排文章的能力。

现在是,先写自己想写的,愿意写的,能写的。

把自己所有想写的,写完了,再没什么可写了,就会腻了,就会想着写外面的世界,外面的人了!

所以这个过程,本该就是如此的!

每天定一个像4个月减脂计划一样的目标!先每天写个1500字,尽量去达标。

总结理论的目的:

这两天把毛爷爷的《实践论》又翻阅了一遍。

人的感性认识,即从感官上获得的认知,对一些事物、现象的感觉和印象,还是片面的,会有一些与外部的关联性认识,但还不够深刻。

在实践中,经反复多次尝试,量变引起质变,认识会有一个飞跃,就会在头脑中产生一个概念。

概念就是抓住了事物的本质。

以运动减脂为例,在运动过程中,只是一味地运动不可取,但是一味地节食也不可取。在这个实践中,我们会形成以下概念:有氧运动来消耗脂肪、无氧运动来增加肌肉量,增加基础代谢,控制饮食来制造摄入和消耗差。

所以,有氧运动、无氧运动是哪些?基础代谢是什么?脂肪是什么?等等,都是在运动中逐渐学会,产生的概念。就可以运用概念来作判断和作出推理。

书上提到:“这个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阶段(推理而得出结论),也就是理性认识的阶段。”

但任何阶段,感性和理性虽然性质不同,但又没有分离,在实际做事的时候是统一起来的

即,感觉到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

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观点是:

真正亲知的是天下实践着的人,也就是做着事的人。

他们在做事的过程中取得了“知”,然后经过文字和技术传达给了读书人的手上,于是读书人才能间接地“知天下事”.

要有知识,那么我们就得去参加改变生活,改变自己的实践中去。

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而多数的知识,都是间接经验。

我们自己的知识,可以分为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部分。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要想得真知,就得去做事实践。

所以认识的过程,一是接触外界事情,感觉阶段。二是综合感觉材料加以整理和改造,属于概念、判断和推理阶段。

只有感觉的材料十分丰富,不是零碎不全和合于实际(不是错觉),才能根据这些材料造出正确的概念和理论来。

其中要注意的是:理性认识要依赖于感性认识。如果以为理性认识可以不从感性认识得来,就是属于唯心论者。

即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成到理性认识。

那么当得到了理性认识,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能够看懂世界理解世界,之后,该干吗呢?

要拿这种理性认识,对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呀!也就是去继续检验自己的理论和发展自己的理论,这是整个认识过程的继续。

实践中得到认识,然后再带着认识回到实践中去,把理论应用到理论,看能否达到自己预想的目的。

如果自己预定的思想、理论、计划在一个实践过程中,在大体上变为了事实,那对这一具体过程的认识就算完成了。但大多数时候,我们原先的思想计划,理论方案,一点不变地实现出来,是很少的。因为我们有自身的局限性。

所以,许多时候得反复失败很多次,才能纠正错误的认识,达到与客观过程规律相符,变自己的主观认识为客观认识,才能在实践中得到想预想结果。

但是时间又是会推移的,事情又从一个阶段发展到另一个阶段,新的情况新的变化又会出现,有的人思想会落后于变化,有的人思想充满不切实际的幻想等。就是人的主现认识和客观规律分裂的。

所以人不能守旧不能幻想,要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以这种形式循环地前进。这样看,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地做事和学习做新的事过程。有这种心态,才其乐无穷。

有一句话说得好:无数相对的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的真理。

看完了,那么回到自己的问题:为什么要总结理论知识呢?有什么作用?

理论是理性的认识,是对客观规律的认识。理性认识才是抓住事物的本质,而不是现象。所以理性认识是为了更好的实践,指导做好事情。

需要注意的是,自己所总结的思想认识当前也许还带有感性的成份,或者说只是许多感觉的局部,也许有唯心的部分,但是长久下去,总会形成更深刻的认识的。

相关文章

  • 关于知行合一,伟人老早就说清楚了

    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

  •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及其规律(高频考点★★★★)

    (1)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是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又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是实践...

  • 世界需要艺术家,也需要工程师

    现在普遍认为,认识的过程是从实践中获得粗浅的感性认识,再从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然后理性认识又回归到实践的过程。...

  • 6/20(581字)如何快速学习2

    (二)抓住事物本质能力 第二种就是快速学习的方法,就是你要看透事物的本质,能抓住它的本质。 看到事物本质的方法呢,...

  • 认识的含义哲学

    对事物现象的认识属于感性认识,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属于理性认识。 认识包含人的所有认知活动,即为感知、记忆、思维...

  •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让你抓住事物本质,不要把不相干的事儿硬扯进来。 全面的看问题,仍然是要抓住事物本质,不可偏离...

  • 第九次打卡    王雨生

    一(1)思维的含义,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和概括的反应,是揭示事物本质特征以及内部规律的理性认识过程。 (2)马...

  • 第九次课程,叶晋瑞

    《一》 (1)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和概括的反映,是揭示事物本质特征及内部规律的理性认识过程。 (2)分析是在头...

  • 【078】自学的三个阶段(二)

    文| 傅 言 自学的第二个阶段是理性认识阶段。在理性认识阶段,自学者通过对直接经验进行思考和整理,抓住知识的本质和...

  • 逻辑思维游戏:这牌,你能打赢吗?

    文/人生如梦sky 什么是逻辑思维?逻辑思维是人的理性认识阶段,人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类型反映事物本质与规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理性认识在于抓住事物本质,指导实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tfbw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