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春天,很高兴在这里与你相遇!
从小就是乖乖女,好学生,一直是传说中别人家的孩子,上名校,保研,顺风顺水的进入高校工作,父母一直以我为骄傲,亲戚朋友也总是拿我做榜样去教育弟弟妹妹。但是活到30多岁,我却越来越感觉到动力不足,总隐隐约约的感觉生活不应该是这个样子。我以为自己进入了职业倦怠期,为了寻找更好的状态,我还专门去学习了生涯规划,读了很多书,学了一堆方法论,可还是不能坚持太久,真的成为了“道理都懂,却过不好自己一生”的那种人。
也曾想着慢下来,让身体等等灵魂,可是闲下来的时候,我却无比的焦虑。我不停地找事情做,但是每件事情往往却是有头无尾,尽管很忙碌,像是做了很多事,可我却彻底的迷失了自己,不知道该走向何处。
走走停停之后,有一天我突然觉察到:我之所以成为现在的状态,可能是从小我太过于沉浸在“别人家的孩子”这个完美角色中了。虽然父母的教养方式很开明,从来不给我施加什么压力,可是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好孩子标签”让我感觉很“享受”,以至于我逐渐进入了为别人而活的状态。每做一件事情,潜意识都会评估一下这个行为是否有助于强化我“好”的便签。毕业参加工作后,我也不自主地以“好员工”的标准要求自己,好像从来都没有“放肆而大胆”的做过自己,于是我的生命力开始一点点耗散,自己也越来越没有状态。
当我意识到这个问题后,有很多次我想突破一下自己,可一旦离开了自己的舒适圈,总感觉心里空落落的,跌跌撞撞几次后,不自主地我又缩了回来。虽然曾经的尝试并没有给我带来根本性的转变,但是在这几经周折的探索过程中,我的胆子在一点点变大,自我疆域开始逐渐打开,生活向我展开了另一副幽美从容的画面,我再一次体会到生命力的强大。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种经历,我开始格外重视“内在的我”,充分关注“我想要什么”和“我能为自己的目标做点什么”。
生命在不断轮回,觉知才有可能改变!
在这个教育功利化的时代,在几乎所有父母都希望自己孩子赢在起跑线的大环境下,我们很难做到“不比较、“不盲从”。作为一个普通母亲,我也曾经焦虑过。但我很庆幸自己已经觉知到,并从这些成长的坑中爬了出来,这给了我莫大的勇气,让我能够坚持走在“让孩子从容做自己”的路上。
让孩子做自己,并不意味着完全放任不管,任其自由发展,而是坚持用爱陪伴,和孩子一同去发掘优势,寻找兴趣,实现价值。帮他们摆脱外界评价体系的束缚,真正激发出孩子内在的生命力,帮助他们成为原本的自己,更好的自己!
这里是我作为母亲路上的新起点,愿和大家一同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