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都过年,好似都如同完任务似的,忙的都没有体验到春节的快乐!
不禁让我回想起曾经快乐的过年时光。记得小时候,大年初二,都要到外婆家去拜年。因为外婆家在大山深处,我的家在山外,尤其碰到下大雪的时,给外婆家拜年困难就格外的大。那时节,去亲戚家拜年是要带蒸馍和油条,还要带些礼品,尤其女儿过年给母亲拜年还要带两年大肉包子......那时交通不方便,就靠两条腿走,不说要带这些礼品,还要带着我这走不了长路的孩子。记得有一年雪特大,走在山道上,在背风的地方,我站在道上,雪都能到的胸部,无法走路,只能让父亲把我架到脖子上,母亲带着礼品,一家人翻山越岭的......好在,外爷派大舅接我们。虽然交通不便 ,但是亲人们在一起,那种快乐是无法言语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过年时,就能给父母帮上忙了。记得每当放寒假,母亲就让我去红沟挖些白土,然后用水把白土和成稀泥,将家里的墙刷一遍。虽然说,和现在家里白墙没法比,但那时,也是比较好的。然后,弄些旧报纸,把屋子顶棚糊一遍......这就算是拉开了新年的序幕。
对于蒸馍,多的是因为火大,几次把锅里水烧干,篦子都烧了,把馍熏黄……让母亲把我批评了好几次。后来,蒸馍时就在锅底放个小碗片,蒸馍时,锅底不断的有响声,说明有水,稍没响声,就说明没水了。
过年最幸福的时刻,就是炸油条等。因为过年,嘴馋,吃多点,母亲也不批评,更何况还是借助着干活吃……对于炸油条,能帮的忙少,但捏茶果时,就可以帮着捏花,或者把捏好的茶果收集起来。说到茶果,还有一个风俗。那家当年出嫁了女儿,就要在过正月十五前送茶果。那当然要漂亮,还要给炸好的茶果再用红糖水过一下,然后撒熟芝麻……现在,这个风俗已经失传了。主要是现在人好吃的太多,已经不喜欢吃那茶果了。
过年,于我的记忆都是吃。现在的孩子,对于过年可能感兴趣的就只有红包了。吃的,喝的,平时都和过年一样。穿的,过年也没啥新意。好似,很无趣。
过年,在记忆里,很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