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是个爱读书的人,每每一卷在手,内心会倍感温馨和踏实,非要一“读”为快不可。
而书也读了几十年了,今天才突然发现,爱读书的我原来根本就谈不上会读书!
02
一直以来,虽然咱表面儿上不说,在内心里还是极认同自个儿是个读书人的。也很为自己肚里能盛下一点儿墨水而满意。并且很多时候,我的时间也是花在读书上的,觉得自己是在做正确的事情,没有什么后悔可言。
可是,当我这个自称是读书人的人,却被迫承认自个儿不会读书的时候,连自己都吓了一跳!
怎么可能,毕竟也有多年的读书经验了啊!说出来谁会相信呢?
细思极恐,心里甚是不安,同时暗暗为自己因为读书而虚度的时光岁月心疼不止。
事实是在那儿明摆着的,应该没有什么好辩解和抵赖的。只不过原来不是没发觉,是不愿不想承认罢了。
试想吧,天天读书,月月读书,年年读书,你有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没有?你有记得前一个月都读过什么书,书里都有什么内容,书中的思想和观念对自己有哪些冲击,让自己有什么改变?
很少能说的上来吧,那还口口声声说自己是读书人!笑话!
读书重在吸收,重在把别人的思想内化成自己的东西,重在从别人身上发现自己,并指引自己以后的路。
如果书读过之后连一点儿印象都没有,还谈得上这些吗?不是白读瞎读是什么!
百无一用是书生,说的就是读来读去脑袋空空,毫无作为的人,我何尝不是呢?
想到这里才蓦然发现,读书真的不是那么简单一件事儿,读书堪称一门学问。一个人还真不敢随便断定自己就是会读书的人,读书的方法还是需要好好研究的。
03
那怎样读书才算是会读书,用什么读书的方法才算是好方法儿呢?
首先,我认为,读书就要建立自己的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拼拼凑凑的阅读只会给自己解闷取乐,碎片化的知识没有说服和实用的力量,只有按照设计图纸一砖一瓦的修建文化的大厦,才可筑起金碧辉煌的象牙塔。
其次,读书要学会精简阅读
比如一篇1000字的文章,你可以只提炼出1个字浓缩所知所学,俗话说浓缩的才是精华,浓缩的才是力量,浓缩的才能吞的下记得牢!
第三,读书讲究少而精。
记忆是有惰性的,当知识散乱无序并越积越多的时候,头脑里的很多东西就会被挤出,被拋散,不存映像,看过跟没看是一样儿一样儿的,读书几乎是无用的。
唐朝大文学家柳宗元也是写过这样一篇寓言故事的:
蝜蝂者,善负小虫也。行遇物,辄持取,卬其首负之。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仆不能起。人或怜之,为去其负。苟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
贪多求全只能会一无所获,只有轻装简从,知足为善,落袋为安,才让自己收获最大。
第四,带着脑袋去读书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对读过的书籍过目即忘,不是因为我们的脑子不好使,而是因为我们压根儿就没带上脑子阅读,这样子读的书怎会有效果?
只有学过之后练习复述、拆解、复盘、写读后感,才会让知识在自己的心底生根发芽!
第五,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
要求的高,要求的具体,划出些许条条框框,读书才能读出东西、读出方向、读出成绩来。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读书同样如此!
读书是一辈子的事,会不会读书关系重大,时时抱着从头学读书的心态去进行读书实践,才能把书读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