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有云:“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很多美好的东西。但是,我们只要用心好好把握住其中的一样就够了。《红楼梦》中,贾宝玉借用此句来表达对林黛玉矢志不渝的爱情,而我却想用它来表达我对读书的喜爱。
喜欢书是一种缘来已久的情愫。据母亲回忆,小时候我不识字,却总喜欢翻看姐姐书桌上的课本。虽然不知道书中写的是什么,我却经常指着书中的插画喃喃自语,仿佛能看明白一般。现在想想,可能从那时起,我便开启了我的读书之旅。上学以后,我识得字多了,便开始接触各种各样的书籍。《淘气包马小跳》、《海底两万里》、《地心游记》这些有趣的书籍时常让我目不转睛,流连忘返。渐渐地,不知从何时起,书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天睡觉前,我都要读一会书才能安然入睡。一天不读书,便觉得少了点什么,睡前的时间变得索然无味。直到现在,我的床前都始终摆放着几本书。
喜欢书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起初读书完全是兴趣所致,漫画、小人书让我忍俊不禁;武侠、玄幻让我欲罢不能;美文、诗篇让我心旷神怡。渐渐地,我发现每本书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魅力。举例来说,在读J.K.罗琳的《哈利波特》时,我被书中的魔法深深吸引,我渴望拥有一支属于自己的魔法棒;在读金庸老先生的《天龙八部》时,各路英雄的招式使我目不暇接;在读三毛的散文集时,我被她细腻的情感深深吸引。
时间流转,我接触的书籍越来越多,种类也欲渐繁杂。我开始有了自己的思考。读完一本书,我会不自觉地将它与之前读的书作比较。相比之下,我发现同类书籍也有所不同。例如同是游记,《鲁冰逊漂流记》和《格里夫游记》是以成人角度描写的,而《汤姆索亚历险记》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则是儿童。除此之外,它们的写作背景和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也不尽相同。书有万千不同,其作用也不同。正如培根在《论读书》中曾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喜欢书是一段难以割舍的情感。从开始读书到爱上读书,我对它的情感与日俱增。上中学的时候,凝重的学习氛围时常压得我透不过气来,于是看书成为我放松身心的最佳途径。我经常忙里偷闲地看课外书,在书中寻找些许平静与惬意。后来外出上大学,思念和距离相伴而生,于是书成了我身边最亲近的伴侣。只有在看书的时候,我才能找回那种久违的熟悉和亲切感。当心情烦躁或遇到挫折时,我总喜欢坐在图书馆的角落,找一本好书静静翻看,在字里行间中寻求慰藉和温暖。参加工作后,我和书几乎是形影不离。在书的指引下,我找到了适合孩子们的教学方法;在书的启迪下,我开启了孩子们的智慧之窗;在书的陪伴下,我和孩子们共同成长。
吹灭读书灯,一身都是月。对书的喜爱使我受益匪浅。书中的知识早已在无形中开阔了我的视野,塑造了我的性格,提升了我的修养。在日常工作中,我偶尔会听到“职业倦怠”这一词语。我想也许当书香远离了浮躁,当内心回归到宁静,职业的幸福感也会伴随着缕缕清香如约而至,变得触手可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