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好书,一种人生。今天我和伙伴们一如既往,共读罗晓晖老师的《语文课型与语文教学》之“自然的阅读理解过程:我们是怎样理解文本的”这一节。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如何读懂一个文本?一个自然的理解过程是怎样的?这个过程中我们到思维经历了什么?这都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罗晓晖老师针对苏童《夏天的一条街》阅读理解过程的思维描述为例,帮我们进行透彻的解读,并回答以上的问题。
自然的阅读过程,是从前往后一句句读下去的过程,并不断摄取语义信号,再把语义信号关联起来。
在第一段中,我们不难理解,主要写街上的水果店、店里的柜台、水果和女店员。然后写了糖果店和女店员。其基本方法就是对比。但这样写的动机是什么?这只有通过继续读下文,写作意图才会逐渐浮出来。因此,阅读过程中,需不断积累信息,整合信息,有待于在下文的阅读理解。
第二段,继续品读,梳理清思路,然后娓娓道来,把这条街道活生生的,好像置身于其中,而且很渴望置身其中,去享受那浓郁的和谐的友善的生活气息。文本中的水果店不见了,而继续写糖果店。再往下浏览就发现糖果店也消失了,内容就写到了街道上的人和事。这个时候是不是回过头看看前文整合的信息:水果店和糖果店是对比,这一认知是已经偏差,两个店之间仅是夏天这条街上景象的组成部分。由此可初步判断:本文所写的,是街道的特征,以此展示那个时代的城市生活风貌。”所以,阅读到此段,如若仍没有明确的写作意图提示,我们就可以揣测文本的写作意图:
①这不是一个自由经济时代。
②这是一个物质相对匮乏的时代,人们是贫穷的。
③孩子们的淳朴。他们拼命奔跑,是为了“让家里人享受到一种完整的冰冷的快乐”。家庭成员的关系是和谐的。
接着,继续啃读两个段落,文本中的信息明显描述出来:夏天的热,以及人们在炎热中的各种表现。这时,我们把它和前文内容整合,就可以明确判断本文的写作意图:通过这个街道上的人事物,来展现某个时代的城市生活风貌。
此时,罗老师给出了这样的思维:当我们基本上能判断一个文本的写作意图时,就会开始思考各个段落或表意单元对整个文本的贡献是什么,能否聚焦于某一特定的意涵。这时的思考更聚合,思维迅速进入简化的轨道。根据已经涵盖的信息就回捕捉到核心信息:这是中国改革开放前后城市的社会风貌。比如文本里说“人们的娱乐是听有线广播”,娱乐的方式单调,广播的内容是传统题材“武松醉打蒋门神”的评弹……其次,我们还可以捕捉到人们更丰富的生活信息:贫穷。比如说人们穿的是廉价的塑料凉鞋 没有空调也没有风扇,只是躺在竹躺椅上“与炎热斗争”……
最后三个段落,需要我们仔细阅读、品读。先写游泳的孩子吊着船只的瞄链,跟着驳船在河面上乘风破浪去了。母亲们喊破了嗓子,也没见他们回来。接着,作者没再接着写孩子的情况,而是去写晚上人们在街上吃东西的情景,这就让我的心一直惦记着那个孩子,最后用孩子回来了,挨了父亲一顿骂。文本中主要写了孩子跳河游泳,中间穿插了晚饭时候的情景。这部分很容易捕捉信息,孩子们的勇敢和调皮,也不难看出来的。既然有了关于文本主题意图的基本判断,我们就要进一步着眼于“社会图像”这个概念,尝试寻找其中关于社会特征的描述。
罗老师给出的思维是这样:(1)通常,阅读文本越到后面,文本的表达意图越清晰。的确,包括前面整合的信息,也随着我们阅读的段落越多,信息就会不断聚焦、收敛,我们就会在寻找信息印证前文得出的结论。(2)前文已经概括出的结论正确与否,需要我们耐心整合,如若与我们的理解概括的结论一致,那就证明我们的理解是正确的。否则 ,我们就得重新开始阅读,尝试给出新的诠释。但需要遵循的方法和步骤,和以上分析相同。
很喜欢这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作家苏童用细腻真诚的文字回顾了20世纪70年代在苏州街头晃晃悠悠成长的南方童年岁月,透过夏日街头三三两两的人群,我们似乎也能感受到人与人之间和谐友善气息,悠闲中又有些说不出夏天来临之际的怅然。
因此,在一个自然的阅读理解过程中,阅读与思维的流程,罗老师也给我们列出:
①最初进入文本时,我们一边阅读一边提取语义信息,这时获取的信息是零散的。
②跟着阅读进程的展开,提取到的信息变得拥挤,我们便开始了信梳理与整合。
③这样的整合使得思维开始收敛、聚焦,我们会根据已知信息推测文本主旨,给一个初步的主旨描述。
④当初步的主旨描述被给出,我们会在文本阅读的后半段,不断在文本寻找信息来印证,试图加以确证。
⑤假如初步的主旨描述被印证,我们会认为理解顺利完成。假如无法被印证,我们则会调整此前对主旨的描述,使其更为匹配文本。
⑥假如依然无法确证,我们会再度重复上述思考过程。
身为语文老师的我们,值得一读再读。罗老师如此精细的分析,深入浅出,把阅读理解的知识点分解的如此详细,整体的复杂的,被罗老师简化了,极大地帮助了一线教师,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给我们提供了一把金钥匙。
平凡的生活,也要过得闪闪发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