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到底什么时候该结婚?”
“我的另一半,真的适合结婚吗?”
“我真的准备好要结婚了吗?”
每一位适龄的青年,无论恋爱或单身,或许都问过自己这样的问题。越长大越惶恐,以至于开始不确定自己是否还具备爱人、或者承担一个家庭的责任,每一个个体都遇见了这样的恐慌。
首先,人类做为社会性动物,无论多么高级,也具备着动物的通性,所以择偶、交配及繁衍后代被当做是生而为人应尽的义务;也正是因为这种社会性,所以我们一直身处群体之中,无法脱离群体的存在,也必定无法逃离某些群体中根深蒂固的设定,比如结婚。
公元两千多年前,有一位古希腊圣贤,名叫柏拉图,首次提出了“精神恋爱”这一高级的说法,在这种说法下,这位老人家终身未娶,至于他有没有找到自己的灵魂伴侣,我们不得而知。
而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重新看待为何我们要在别人觉得你应该结婚的时候,就急急忙忙步入殿堂。
你是否只是需要找个人一起生活,从而降低生活成本?
早在远古时期,更擅长狩猎的男人与更擅长采集的女人结合,弱势群体得到更多的保护。在动荡的时代之中,就会如同《倾城之恋》中所写:“乱世容不下个人主义,却容得下一对平凡的夫妻。”而在如今社会稳定的时代,永远无法和谐的夫妻,却可能成为对方生活中最大的不幸。我们越来越可以随意拥有性、拥有爱,可总不敢拥有笃定的承诺,接纳一群陌生的家人,接纳另一半所有的习气,那对于人的一生,才是成本最高的事情。
一辈子的成本高吗?
这是一个相对的问题,如果和自己志趣相投的人一起度过,即使面对的是日复一日的平凡,也不会被打磨掉彼此对于生活的激情,就像杜拉斯曾经说过的那样:“爱之于我,不是肌肤之亲,不是一蔬一饭, 它是一种不死的欲望,是疲惫生活中的英雄梦想。”;如果你愿意选择将就,愿意被生活磨平你一切的态度,或许你会在漫长的时光中,无数次地抱怨着你当年的选择,就如同我们的上一辈、上上一辈,那些被安排在一起组成的家庭,在繁杂冗长的争吵与琐碎中,消磨度日。或许在物质的生活上,搭伙显得更为轻松,然而当物质不再具有足够的吸引力的今天,群体是否还需要为了一蔬一饭而放弃自由?很多人开始望而却步。
我相信,如今的适婚青年中,没有人愿意承受永远一个人的孤独,但是更不愿接受仅仅为了消磨孤独就忍受失望,所以我们更懦弱,也更慎重。
我们越来越不敢肯定,是否会有一个人走近我、抱紧我,熬过这世间所有孤独而漫长的寒夜,不离不弃。在这个无常的世间,“赌”本身就变得令人不敢尝试。
如果你遇到了一个人,你把和他(她)在一起之后可能会遇到的事都通通过了一遍:房贷难还、婆媳不和、不育不孕、婚内出轨、子女不孝、生老病死……甚至人世一切惨事都要从此刻上了两个人的名字之后,你还是依然决定去尝试,那么恭喜你,你或许遇见真爱了。
我希望每一个步入婚姻殿堂的人,都是寻找到真爱且抱着愿意为对方的余生负责的心态;也希望每一个不愿结婚的人,能够独立而丰满地生活,找到依靠并非生命的全部,如何活得更精彩才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