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记忆保存你正在思考的事情。长期记忆是一个储存你关于世界的事实性知识的巨大仓库,所有信息使用之前他都静静的待在那里,只有进入工作记忆,他才浮现到意识中。思考是在将周边环境和长期记忆中的信息,用新的方法组合时发生。工作记忆就像手机运行内存,长期记忆相当于硬盘内存。一个是储存你一直以来收获的各种知识,一个是加工知识的,工作记忆就是加工知识的。
长期记忆不仅包含事实性知识(是什么? )还包含了过程性知识(怎么做?),如果思考是在工作记忆中组合信息,那么过程性知识就是什么时候该组合什么的列表。思考包括在工作记忆中组合信息,环境提供信息往往不足以能解决问题,这时候就需要长期记忆中的信息来补充。
即,思考要发生,要依赖于四个条件:1.环境信息,2.长期记忆的事实性知识,3.长期记忆的过程性性知识,4.工作记忆的空间大小。长期记忆需要事实性知识和过程性知识的支撑,事实性知识就是大量的案例,是经过工作记忆加工过的“环境”。过程性知识是技能,是在不同情境下解决不同问题的能力。没有事实性知识的支撑,过程性知识也很难形成。
长期记忆中的知识越多,工作记忆越容易。你积累的潜意识越多,你读的理论越多,再读理论更容易。多读理论,读的越多就越容易理解。事实性知识就是“是什么?” 过程性知识呢?就是“怎么做?”, 比如说一个医生专家和非专家区别在哪里呢?区别就在于为什么专家一看到这个病就大概猜出这是什么病,而普通医生看不出来呢,什么原因?就是因为它大脑当中储存了大量的关于这个病的案例,这就是事实性知识,所以他在思考的时候呢就很轻松啊。所以长期记忆当中储存的事实性知识和过程性知识,它影响你的工作记忆,即他们储存越多对工作记忆的效果越好,越少不利于工作记忆。
工作记忆越多,转化为长期记忆才越更多。阅读不加思考,无法转化为长期记忆。为什么许多老师说读了许多书,原因是因为你没有思考,因为你读的太快,因为你没有写作,因为你没有批注。批注、写作、读的慢这都是思考,都是工作记忆。所以只有思考才能转化成长期记忆,而长期记忆有有助于你的工作记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