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说句心里话,看越多的书,不仅发现了自己的浅薄,有时候也发现自己读不懂大师,就更不要提模仿大师的写作文笔,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了。
如果没看懂,读再多的书也就是打发时间的无聊消遣,为了让自己显得有文化的附庸风雅,毫无益处。
收到这本《大师们的写作课》,深深为作者舒明月老师的知识储备,文辞犀利,深刻见解所倾倒。
她以庖丁解牛般的细致和娴熟,分析多位大师的经典作品,带领我们真正走进写作的境界,学习他们的技巧,分析他们的方法,从而运用到我们自己的写作中去。
今天就让我班门弄斧,分享一下我看过这本书之后学到的心得体会。

读得懂比读得多更重要:
全书分为三个章节,依次是《内容篇》、《技能篇》和《拓展篇》,分别代表着我们写作的三个阶段,先看懂内容,再上手操作,最后才是拓展边界,创造更多的可能。
我看书的时候,特别是经典名篇,经常有些迟钝又笨拙,因为友人推荐,因为应付考试,因为老师要求,看了一堆,可是看过了就过了,我除了能大概阐述剧情梗概,我很难深入了解其中异味,甚至会在心底生出一股怀疑,比如鲁迅的《秋夜》里那一句“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我当时还在上学,和同学们一起发出爆笑,这鲁迅也和我们一样,为了完成800字的数量,拼命得水文章,但其实不是的,老师教学的内容我已不记得。
在本书的作者却说,这其实也是鲁迅的独具匠心的安排,他只是以枣树作为引子,用文字带动我们对于院子的里事物的感知,在后园里缓慢转移目光,就像摄影师摇动镜头,一点一点吸引读者进入故事里的铺垫罢了。
对于好的文章,读得懂比读得多更重要,舒明月老师的写作课让我不仅读懂了文章背后的用意,更让我看到很多作者精心编排的机巧之处,给看书囫囵吞枣,读书不求甚解的我以当头一棒,打醒了我这个木头脑袋,就像看侦探小说时,到最后才发现凶手,只能一拍脑门说,原来如此啊。
哪怕是你不为了写作,今后的人生中,想读懂更多的好文章,能够说出来这些经典名作好在哪里,也真得能够品尝出味道来,我也推荐你去读一读本书,让你今后的阅读人生不再是走马观花,而是真正体会到其中的乐趣。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