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聊聊孤独:恰如其分的孤独

聊聊孤独:恰如其分的孤独

作者: 三平999 | 来源:发表于2023-12-17 09:25 被阅读0次

曾经写过一篇小文—《独处是孤独还上是幸福》,表达了独处是一种幸福的观点,昨天听了樊登和著名关系心理学家胡慎之对谈《恰如其分的孤独》这本书,感觉大“家”就是大“家”,把“孤独”讲透了;把人际关系里真实的“内在自我”是什么讲明白了;把人际关系背后的逻辑分析透了,听后受益匪浅。

胡老师说,“恰如其分”就是“一切刚刚好”。一群朋友一起吃饭,你正好进去,大家也刚好到达,那种感觉就是“刚刚好”;睡觉睡到自然醒,那一刻也是“刚刚好”。

当孤独这件事做到了刚刚好,也就达到了“恰到好处”。

“不刚刚好的孤独”,我们都感受过,比如认识很多人,但还是感到很孤独。

胡老师说,“认识很多人”或者“我们被很多人认识”,其实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能够跟我们真正同频,TA说出的每句话都能撞击到我们心灵,形成共鸣,或者说TA能够用心倾听你的诉说。

我们认识很多人,并不代表着与很多人有亲密的连接,更多的是出于社交需求。你去参加一个聚会,虽然那里有很多熟人,但是他们与你自己的心情没有任何关联,这一刻你会感觉很孤独。越是喧嚣的场合,融不进去的感觉有时越强烈。

胡老师把孤独分成自我封闭性孤独、被动孤独和主动孤独。

自我封闭性孤独就是一个人认为这个世界上除我之外没有任何人,是一种极致的自恋状态。也就是说,我与任何人都没有任何连接,我对别人都不感兴趣,是一种自恋的极致。这种极致的自恋倒不是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好的人,甚至有些人还会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痛苦的人,或者有些人觉得自己命运最悲惨。

自恋不等于自大,并不把自己想象得特别美好,这类人常常有着自我封闭的孤独,外界任何的信息与我都是没有交互的。

被动孤独就是感觉到自己被边缘化,感觉自己被所有的人排斥,觉得没有人喜欢自己。想要加入进去,但融不进去。跟自我封闭性孤独不同,自我封闭性孤独根本不想加入,而被动孤独者是想要加入,但是融入不进去。他觉得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喜欢自己。比如你走进一场聚会,你会发现自己一直在不自觉地整理自己的衣服或者假装看手机,一直在关注自己,假如别人跟你打个招呼,你可能会觉得别人在同情你、可怜你、嘲笑你。

在这个过程中,你总是在揣测所有人对你的看法,别人是如何看待你的。那个过程,你会感到很孤独,而且还没法跟他人说。

主动孤独是属于自己的独处,主动平衡自己的感觉,花一点时间让自己可以独处平静、主动放空。就像梭罗选择去瓦尔登湖边住两年,都是比较健康的孤独,选择“与自己待在一起”,选择“恰如其分”的孤独,真正能够和自己的内心待在一起,似乎在别人看来你是一个孤独的存在,但对于你自己来讲,这是一种封印内心的感觉,这是成熟的一种象征。

就像现在在家全职照顾孩子的妈妈,她每天都在照顾自己的孩子,她最好还有自己的事情要做,有自己的爱好,比如可以独自听五分钟音乐,或者当孩子在身边时,可以跟孩子说“孩子,你去做自己的作业”或者说“你玩一会儿,妈妈想一个人待会儿”。这里的“待会儿”不是觉得很痛苦,必须回避一下孩子,而是“我觉得这是我的权利,这是我关照自己很重要的一种方式,哪怕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与我深度地连接,但我还是希望能跟自己待一会儿”的那种感觉。

有一种付出型人格的人,很可悲,他没有自己的主动孤独时间,他就是围着他人转,到最后往往责问并异常伤心—“为什么我牺牲这么多,依然不被认同”,很扎心的一句话,他总是想融入对方,但最后往往会遍体鳞伤。

有很多妈妈就经常会把自己的业余时间、爱好全都牺牲了,去照顾孩子。但是有可能你所认为的牺牲,在孩子看来反而是一种压力。

有一个小朋友,不喜欢吃饭,奶奶让他骑在他心爱的小木马上,摇一下,奶奶给他塞一勺饭,摇一下,再塞一勺饭。奶奶花了很多的时间喂饭,但他非常不喜欢吃饭,一直在抗拒,一顿饭下来,奶奶在完成“一碗饭”的任务,他在痛苦地接受一勺一勺的饭。每每回忆起来,不是美好,而是痛苦的回忆。

所以,作为家长,有时候我们牺牲自己,其实就是“自我感动”的行为艺术,只是为了感动自己。家长每天花那么长时间陪孩子做作业,也是这个道理,妈妈跟孩子说:“你看,妈妈牺牲了工作,牺牲了所有的东西。”实际上,妈妈说的是实话吗?如果不陪孩子,你在工作,你真的享受吗?或者说,你在社交,你是享受的吗?其实,即使不跟孩子待在一起,你可能也是很虚空的。

看似自我牺牲,实际是自恋者的游戏,这种人最爱说的话就是:“你看我对你付出了这么多”“我对这个家庭付出了这么多,我都是为了谁啊?”他不承认自己也从中获益了。

人人身边都会发生的例子:孩子跟爸爸在家里沙发上看电视,妈妈很勤快,喜欢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每天都会花大量的时间去打扫。他们坐在沙发上,她就来沙发旁边打扫;他们站起来走到餐厅,她就过来打扫餐厅,就是让他们提起脚赶紧离开,并且弄得声音叮当响,好像在发泄不满,你让她歇会儿,她会说:“歇会儿?歇会儿黄花菜都凉了,家里活谁干,歇会儿还不都给我留着呢?”

妈妈爱干净,爱打扫,但还觉得受屈,孩子和爸爸觉得家里已经很干净了,不用天天打扫。另一个关键,就是不知道去夸一夸妈妈的行为,肯定一下她的辛苦。孩子和爸爸都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她希望自己的贡献能被他们肯定,她没有自己对自己所做事情的欣赏和享受,没办法。但同时,在家里,亲人之间往往不去肯定他人的贡献,而是“否定”或是“熟视无睹”他人的贡献,也是个问题。

好多家庭的孩子,会被家长否定他们的贡献。家长认为:一个孩子,你只要学习就可以了,家里的事什么都不用管,家里哪怕再穷也跟你无关,家里的任何事情都不要染指。孩子被剥夺的结果是,他会觉得“我是个废物”,如果学习还不好的话,就会觉得自己是废物中的废物、废物中的战斗机。对于父母来讲,父母会觉得在牺牲自己,成全自己的孩子,认为“你看我们多宠爱他,我们很爱这个孩子,什么都不用他做”。但是我们作家长的要知道,这创造的是一个“人为的环境”,它与真实的社会格格不入。

所以这种自我感动有时候挺可怕的,自我感动如果变成病态的话是很吓人的。自我感动要牺牲别人的利益来成全自己,这是一种极度自私的行为。(待续)

相关文章

  • 聊聊孤独

    前天晚上,和出差的同事聊天,说到了对孤独的看法,都赞同一点:人终究是孤独的。我对孤独有一定认识并且开始思考起于20...

  • 聊聊孤独

    此刻我站在信江桥上,离桥下的位置有一个下坡的距离,桥上有一些人像我一样,我感觉到他们的孤独,我却看不清他们的脸。 ...

  • 聊聊孤独

    聊聊孤独这回事,我向来不是一个擅长者,在深刻的思考过后,孤独带给我的可能就是一场大哭,眼泪就是孤单最好的见证吧。...

  • 聊聊孤独

    很久以前就阅读了刘同的畅销书《你的孤独,虽败犹荣》,看过之后心理有些触动,不过当时并没有输出读书笔记的...

  • 聊聊孤独

    强者都很孤独,弱者也是。 但只有弱者才在意自己是不是孤独, 强者没几个朋友,弱者也没几个朋友。 但只有弱者才会误以...

  • 其实你并不孤独

    日更第112天,聊聊孤独: 今天的文章,本来想聊聊成长。但是与一位刚刚认识不久的朋友聊天后,我更想聊聊孤独。 20...

  • 理查德•耶茨:这个孤独的灵魂早已看穿世间的一切

    今天和大家聊聊“孤独”这个话题。 你曾经感觉到孤独吗?你曾察觉到他人的孤独吗?你又是如何理解孤独的呢? 翻开《十一...

  • 有感而发《聊聊孤独,聊聊享受孤独》

    还记得小时候的我,不知道什么叫做孤独。直到初二那年的一天放学,我和我们班的学霸一起回家,他家离学校近,所以就先到家...

  • 2018-10-07

    你不是孤独,你只是担心一个人 1 来和你聊聊孤独这件事。 写作的人是孤独的。 我说这话,估计没人反对。 因为我只能...

  • 聊聊孤独那些事

    结合《讨厌的勇气》论述的内容,今天跟社群的伙伴们唠叨一下,自己关于孤独的理解。 1.感到孤独也要有前提 孤独是一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聊聊孤独:恰如其分的孤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uan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