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9452499/c4dfc8f5a5be276f.jpg)
说起读书,大概率的人都觉得认识字就可以阅读。错了,不认识字也可以读,一两岁的宝宝在大人的带领下看绘本看的津津有味,而且看两遍还能复述出故事内容来,比给他读文字更深刻。
我小时候也喜欢看小人书,那时候不认识字,哥哥心情好了还给讲几页,烦了不搭理我就自己看,大部分自己瞎看,但还都能讲出个八九。现在也能叫出几本书的名字来:《两个小八路》、《鸡毛信》、《杨家将》等等,到现在《两个小八路》里面的图片记忆还有,鸡毛信的封皮也能想起来。
这说明大脑对图片更敏感,更愿意接纳形象的东西。现在在教学上很多老师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尤其是学英语的时候你给孩子读十遍“apple”写十遍“苹果”,不如放个图片或者实物,这样记忆更深刻,效果事半功倍。
上面啰嗦这么多其实就是告诉你,读书的时候让书里的内容在你的脑海里产生画面感,尤其是小说故事类的书籍。 现在进入正题,如何读懂一本书?我也是刚刚入门,觉得方法不错,所以分享给大家。
在进入正题前,还得啰嗦几句。
你以怎样的心态读书?又是以怎样的姿势读书?这个决定你读书的质量。如果你只是觉得躺在床上百无聊赖又不想真的那么纯粹的无聊,翻个书就想打发个时间,把阅读当催眠剂,那就是用“娱乐”的心态读书。
如果你真的想通过读书改变自己或者从一本书里获得深刻的东西,那就站起来坐到书桌旁,打开台灯拿起一支笔(我是铅笔,用来圈自己不认识的字),认真的对待它。
![](https://img.haomeiwen.com/i29452499/b1fbc44d77105543.jpg)
最先引我进门的是樊登的《读懂一本书》,结合我在网上或者别的书中看到和学习到的,我对如何读书的认识分享如下:
一、 拿到一本书不要先着急着翻开第一章就去读,而是先阅读封面、封底、腰封、内封等内容,快速了解这本书的概况,设定明确的阅读目的。
二、 其次阅读前言、自序或推荐序,会详细介绍这本书的写作背景、核心内容。
三、 用2秒一页的速度扫视全书,可以快速了解这本书具体在讲什么,哪些内容是你感兴趣的,哪些部分是你想要重点阅读的。
四、 深度阅读时保持读书的连续性。就是在阅读过程中,遇见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不要停(我是圈出来),待读完后再去查找。
五、 最重要的一点是读完一本书必须要输出,读书笔记和思维导图都要有。
读完一本书如何保持记忆犹新?那就是要把你读过的书讲出来,樊登是做讲书的,他每周读一本书,一年读52本,都是用思维导图的方法加深记忆去做讲书。古人云:贪多嚼不烂!我也认为樊登老师一周一本正合适,我自己也设置了这个目标。
书读多了,自然而然的就下笔有神了,写多了也就自然拥有了作家的素质。你也就变成了自己想成为的那个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