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人生》读后感

作者: 含羞姑 | 来源:发表于2018-01-24 23:23 被阅读232次

 

《岐黄人生》读后感

        最近在微博上看了作家张金厚的作品《岐黄人生》,这是一部长篇传记文学,书中主要描述我们家乡的李廷俊大夫一生的从医经历。

      李廷俊从小生在富农家庭,却过着穷苦人的日子,以至因为穷学上的半拉子,因为穷忍饥挨饿,因为穷吃苦受罪,因为穷无钱求医,在这穷的酷刑面前“信念可以丧失,道德可以沦丧,心灵可以扭曲,甚至人性可以泯灭”。

        从小就饱尝了生活艰辛的他,在经历了一次次失去亲人的痛苦后,渴求好学的他用仅有的学识看医书学医识,凭着聪明才智,不耻下问,深揣细谋,深究细研的精神,年纪轻轻就开始了从医之路。

    就象老祖先《本草钢木》的作者李时珍那样拉药斗、认药名、记属性、记配方、品味道、爬高山、钻森林、找药材、观环境、看特点、试草药、查典籍,在博大精深的中医海洋里苦苦地寻觅、挖掘、采集着。再从“望闻问切”中确定人体的阴阳盛衰、邪正消长等症状,对症下药,这里我不说他治好了多少疑难病症,不说他安贫济困、不说他对人多么厚道良善,不说他创业的艰辛不易……,只说中医这门学科。

      中医由来以久,是老祖宗遗传下来的一门人体学科,我从“看”电视连续剧《神医喜来乐》,到喜马拉雅听《首先医官》,今天又阅读了长篇传记《岐黄人生》,从中得知这些都是后人用中医神奇的生理、药理、病理知识对中华民族传统中医的一种传承。

《岐黄人生》读后感

      正如李廷俊大夫在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讲的那样“中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粹,是中国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生长出来的,真正的发源地是我们的中国,我们的祖先。”。

      中华医学有四大经典名著《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说起中医的四大名著,让我不由想起《首席医官》的主人公曾毅曾在“中医学院”的开学典礼上的一段话:“要想学好中医首先要熟读、百读甚至千读四大名著,尤其是《黄帝内经》,并且了解草药的性能剂量等”。可见老祖先己把人体这门学科的知识都浓缩进中医四大经典名著里。可以说李廷俊大夫也是中医的传承人,他研制的中成药:灭痨复骨丸、灭痨托毒散、龙蚣散、灭痨复肺丸、滋肾蠲痹丸以及消痛蠲痹丸、芪鹿活骨丸和灭痨消瘰丸、复颈通痹汤等,是针对时代的变异、科技的发展,饮食的更新,环境的变化,新的致病源而发明的一种中成药,因拘泥旧法,袭抄古方很难适其症,承古不乖时,师圣不同弊。

《岐黄人生》读后感
        李廷俊创建的两所医院,一所是《山西仁爱医院》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解放路,一所是《吕梁市中医药研究院》,位于离石马茂庄,这两所医院都是以中医治疗各种疑难杂症为重点,能生存并发展壮大,足以见证中医的魅力,他的能量。
    书中有一段话是这样说的“疑难杂症是一个极富挑战性的名字,疑难杂症是一个外延很不确定的概念,究竟哪些病属于疑难杂症,不同的医生有着不同的解读,某病对医生甲来说属于疑难杂症,对医生乙来说手到擒拿,就不是疑难杂症了。这里就有个学识的问题,或者说医术的问题。
    李廷俊认为疑难杂症,关键在于一个“疑”字,疑就是尚未探明病因,或者说不容易探明病因。由疑而生难,就出现了难于下药的问题。至于杂是指病的种类多,繁杂而生迷,迷而生疑,因此疑难病症的根源就在一个“疑”字上,释疑便成了治疗疑难病症的关键。
    所以,李廷俊在治疗这类疾病时下功夫最大的就是“释”疑。以破“疑”为突破口,在诸多疑难病症的研究治疗中,他力图寻找其内在的共同点。
    比如:强直性脊椎炎,是世界医学难题。类风湿关节炎,被称作第二癌症。再如患有令医生头疼的腰椎间盘突出。还有银屑病,等等”。

      他的研制如同中医鼻祖“岐黄”一样,将流传于世,作者用“岐黄”作为传记文学的题名,可见也说明了这一点。

      现在的人们有病大都选择比较快的西医,据说提倡西医的国家,如今也开始注重研究中医处方了,相信假以时日,中医还是会超前的。

      也许是我对中医有了新的认识,不经意间我对人们的一些顽固性疾病经常提议用中医调理。

    “名医生要知柴门冷暖,小医院要解大众疾患。”这是李廷俊大夫的话,也是对他一生矢志不渝的从医理念的诠释。

        《岐黄人生》的作者是我家乡的人,他曾是体制内的一名领导干部,一直以来以“文采出众”而闻名小县。我羡慕作者的文笔,喜欢作者的作品,以后我将关注作者,从中吸取能量,丰满自己干涩的文笔。

《岐黄人生》读后感

相关文章

  • 《岐黄人生》读后感

    最近在微博上看了作家张金厚的作品《岐黄人生》,这是一部长篇传记文学,书中主要描述我们家乡的李廷俊大夫一生的...

  • 小城岐黄道

    小城岐黄道 孙用川 医之始,本岐黄。 ...

  • 中医为什么被称为“岐黄之术”

    中医理论又被称为“岐黄之术”或“岐黄之道”。与之相关的词语还有:“岐黄家”,指以中医给人治病的医生或医学家;“岐黄...

  • 岐黄马步站桩:随时随地强身健体,调理亚健康体质

    中医自古也被称为“岐黄之术”,“岐黄”是什么呢? 我们经常讲《黄帝内经》,岐黄就是这部医经的作者黄帝和岐伯,他们也...

  • 岐黄趣谈

    皇帝问曰:此次世界城市峰会何如? 歧伯答曰:愿生命更加鲜活。 皇帝问曰:………? 歧伯答曰:生不是为了活着等死,生...

  • 纪念成都中医药大学建校60周年诗词

    岐黄济世 习经论道蜀水间 矢志岐黄薪火传 德医双馨济天下 遍种红杏上青天

  • “岐黄可医身病,黄老可医心病”

    高嘉慕 “岐黄可医身病,黄老可医心病”,岐黄,是指《黄帝内经》中歧伯和黄帝;黄老...

  • 岐黄妙术

    国庆假期的第一次远行---庐山脚下的柴桑区春华村,40公里的路程约摸用时三十分钟,朋友建厂于此,特约参观。与我同行...

  • 岐黄之术

    中医,玄妙近乎神,既然是神,与人就不在一个维度,经络气血,本天成就,没人能说得清,道得明; 中医,弄玄而成妖,既然...

  • 岐黄三十载

    随 笔 浮生幽梦长 情短费思量 苟活知天命 精心注岐黄

网友评论

  • 7cc48c026a62:在如今,手机成疾,娱乐众多的时代,您能够静心品读,从而写下这么多篇这么多感触颇深的作品来,真令我叹服。

本文标题:《岐黄人生》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ubpa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