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科学的旅程》以后,让我感触最大的便是哥白尼这个人物。因为在他的身上我可以看到文章开头所说的“求真”,可以想到科学是真正的思想碰撞,不断地质疑,不断地探究,直到得到一个答案,可以说服自己说服众人的“真理”。
在哥白尼的日心说出来之前,被人们认可的是地心说,地心说它最初由古希腊学者欧多克斯提出,后经亚里多德、托勒密进一步发展而逐渐建立和完善起来。这个观点征服了人们很长时间,但是哥白尼不这么认为,他认为地球是围绕着太阳转动的,而且太阳是不动的。但是这么一个观点提出来,想要推翻在人们心中被认为“真理”的地心说,这一个求真的过程,会十分困难。但是哥白尼可不是一个人,他还有一个忠实的伙伴——伽利略!
哥白尼在小时候,就对于天文学充满了好奇,长大后更是如此。不管春夏秋冬,哥白尼每天都坚持用自己自制的简陋仪器,坚持观察。根据前人的论述,加上他自己的观察和研究,他提出了“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所有的行星都围绕太阳运转”的理论。他这个理论一出来就受到了教会的批驳,因为它与教会的“上帝创造一切”的理论相冲突,所以他立马遭到了教会的攻击和迫害。尽管如此他还是花了36年的心血,写成了《天体运行论》一书。正是因为哥白尼的“日心说”,才使得自然科学从神学的枷锁中解放了出来。而他的“同伴”伽利略,在1633年初,抱病来到罗马。他一到罗马便失去自由,关进了宗教裁判所的牢狱,他受到了迫害。在罗马宗教裁判所充满血腥和恐怖的法庭上,真理遭到谬误的否决,科学受到神权的审判。那些满脸杀机的教会法官们,用火刑威胁伽利略放弃自己的信仰,否则他们就要对他处以极刑。年迈多病的伽利略绝望了,他知道,真理是不可能用暴力扑灭的。尽管他可以声明放弃哥白尼学说,但是宇宙天体之间的秩序是谁也无法更改的,他的心中依旧坚守着日心说的观念。哥白尼的“日心说”沉重地打击了教会的宇宙观,这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斗争的伟大胜利。哥白尼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巨人。他用毕生的精力去研究天文学,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哥白尼坚持真理、不畏强权,他为真理献身的精神和信念,更多来自内心的坚持和对科学的不懈追求!
纵使外界多么喧闹,多么混乱,依旧不能改变他们两个对于真理的求真心,这正是难能可贵的科学精神。说不定,日心说也不是最终答案。在以后的日子,会不会有人像哥白尼和伽利略一样,怀着这种求真心,用真理去改变人们的想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