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用户:搭建社群(建立、沟通、维护)
首先,我们来聊聊什么是核心用户,对于一个产品来说,核心用户就是使用产品的高频用户,且有兴趣与运营进行互动的活跃用户。
那么,如何找到这些用户呢?其实在产品运营的过程中,微信公众号、微博、知乎等官微建立以后,发布帖子的过程中,总会有这些一些用户是积极活跃的,这些用户就可以留心观察,进行互动,邀请加入核心群。
除了这些官方渠道,还可以去用户活跃的地方找到他们,例如QQ这一产品的目标用户是95后,运营人员就从全国各地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筛选了一批QQ的忠实粉丝,按照小学、初中等组建了4个粉丝群,而这些粉丝群就是一笔宝贵的资源,比如产品上线新功能之前,可以通过这些用户优先体验来做一轮改良。
在组建了粉丝群以后,运营人员给群的命名是:手Q官方选中的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核心粉丝群,我们来看这个命名,就特别有意思,对于用户来说,能够被自己以及同学都高频使用的社交产品选中,并且成为核心粉丝,就已经是一种精神上的荣耀了。
建立群以后,毋庸置疑是需要有一些规则的,但粉丝群体如何庞大,如何实现有效管理?这个时候就需要留心观察,挖掘几个活跃的用户,培养成为骨干。当我们没有足够精力去看群消息的时候,他们能够帮忙维持秩序,收集信息。
在日常维持活跃度的时候,就可以设定一些规则,比如活跃情况、发言质量、产品测评时的参与情况等来做考核,定期淘汰不活跃的用户,引入新鲜的血液,让整个用户群保持在一定的活跃气氛中。
除了规则制定,也可以结合热点来设计一些活动,比如最近很火的一款手游:王者荣耀,王者荣耀是有分微信区和QQ区,QQ的用户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王者荣耀的粉丝。经过调研,粉丝群有一半以上每天都会花不少时间开黑。
于是,运营人员设计了一个比赛,让不同的粉丝群进行PK,层层筛选,最终胜出的队伍可以获得金额不低的Q币,此举大大提升了用户群的活跃度,在比赛阶段群的活跃度相较于平时提高了30%以上。
再比如,「腾讯」这个腾讯的官方公众号想要组建一批自己的核心粉丝群,是怎么做的呢?他们通过官微推送了不少招募文章,但不是简单的招募,而是产品体验的文章,通过这种方式吸引到对腾讯产品感兴趣的用户。在互动的过程中,逐步筛选出核心粉丝,邀请加入相应的群。
对于核心粉丝群,他们也有自己独特的互动机制。比如设计了一套积分体系,假如积分到达一定标准,就可以直接兑换腾讯周边产品,还可以获得腾讯内部特权福利,例如:参观腾讯大厦、参与腾讯内部培训、与产品经理面对面交流等等。
这个体系首先让每个粉丝进行信息登记,然后通过不定时发布产品体验活动,根据粉丝的参与情况来计算积分,除此之外,每日签到、产品体验论坛的反馈建议等也可以积累积分。
甚至,核心用户有个专属称呼:领头鹅,可以直接和官方人员对接,负责在各个地区粉丝群内为大家每日推送午间新闻,管理和维护群秩序,及时通知最新消息等等,传达关于产品的问题和建议等等。
外部用户反馈渠道搭建(微博、微信公众号、知乎、天王星平台、腾讯指数、发布宝)
在搭建用户反馈体系之前,我们要先明白其重要性。重要性包括:
1.用户的喜好在不断变化,通过用户反馈可以及时调整,让产品更符合用户需求。
2.不关注用户声音的团队,更容易存在闭门造车的情况,产品很容易被用户抛弃。
3.团队需要建立有效的用户反馈管理及评审机制,并执行到每一个环节。
那么,产品有哪些环节需要监控用户反馈呢?
1.产品灰度版本、正式版本发布后
2.功能改版、新功能发布及稳定性数据的专项监控
3.活动发布期间
聊了这么多用户反馈的重要性,接下来再说说如何搭建用户反馈渠道。用户反馈渠道分为内外部。
1.建立产品与用户沟通的有效通道。比如每个产品都有的「反馈」入口,反馈入口最好是固定在同个位置,不随意变更。同时,界面也是越简单越好,可以减少用户的操作门槛。
2.用户信息存放与后台建立,例如腾讯不少产品就是通过天王星平台存放信息,用户的反馈数据也是在这个平台导出的。
除了在产品本身建立反馈入口,还需要一些其他官方渠道的建立,比如官方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官方知乎等。
官方微博可以采取置顶反馈微博的方式让用户知道反馈的途径,以及反馈时需要提供的信息。
除此之外,产品在APP STORE的反馈也是可以导出的,比如通过发布宝、腾讯指数等平台都是可以批量导出的。现在苹果官方也开放了权限,产品可以直接回复用户的评论,进行互动。
下面我们就以新浪微博为例,聊聊如何做好用户反馈。
在选择微博作为产品的监控渠道之后,就不仅仅是通过微博了解用户的声音了,同时也是经营产品品牌形象的途径之一。
我们在微博上注意到现在不少产品也开始注重和用户的互动了,比如腾讯手机管家、搜狗输入法等等,都开通了自己的官微。
他们除了官微发布产品的相关信息,也会主动搜索产品的关键词,来查看用户对于产品的反馈,并且回答。
一个亲民的官微,可以一定程度上为品牌加分。比如用户反馈了和QQ相关的问题,得到了官微的解答,对于用户来说也是一个小小的惊喜:没想到自己还可以得到官微的回答,好亲切!
无形中,用户对于产品的好感度也可以得到提升。
明白了用户反馈的核心要点后,接下来就是进入实操部分。
1.确立品牌形象
这里的形象包括两个:
①产品希望传递给用户的形象,高冷、逗逼等等,在和用户互动的过程中,就可以以这个形象为语言基调。
比如逗逼的形象下,则可以多用一些当下流行的网络语言,拉近和用户的距离。
②产品对外的昵称,比如QQ值班员在和用户互动时,就会自称小Q,腾讯公众号会自称本鹅。
选择昵称只需要容易记忆,朗朗上口,和产品名称或者形象挂钩即可。
2.对问题进行分类
作为用户运营,基本要求就是对于产品要了如指掌,我们对产品足够熟悉的话,就可以快速对用户问题进行分类,知道如何做引导。
在这里,问题主要分为三类:
①赞/吐槽
对于赞,可以采用一句话点评用户微博内容,或者感谢用户的厚爱等,让用户感受到你认真看了他的微博。
对于吐槽,可以做一个小小的道歉,并且表明态度和处理方法,比如:很抱歉造成你的困扰,我们会同步给产品的同学,后续评估优化等。
当然,也可以自黑,但需要把握好度。
②建议/咨询
对于建议,假如是比较合理,或者有创意的反馈,可以转给产品经理,供其参考。
对于咨询,就需要对产品足够了解,引导用户开启或者关闭不同的功能入口,或者对于某些已经下线的功能做说明。
③bug反馈
当判断用户反馈的问题是bug,别急着反馈给测试或者开发的同学。
可以先问问用户的产品帐号、版本号、手机系统、使用其他APP是否也会出现同样问题、出现问题的场景和时间,还有具体的截图。
然后再将这些信息整理后反馈给测试或者开发,反馈时可以包括:用户信息(上述问题咨询用户后得到的回答)、用户反馈截图。
这样一来,可以比较有效地提高效率,减少来回沟通成本。
假如不知道应该问用户哪些问题,可以咨询下测试或者开发,看看他们排查问题时,都需要什么信息,还有处理问题的步骤,从而推导出需要的信息。
内部用户反馈渠道搭建(CE、BBS、乐问)
除了外部的用户反馈渠道搭建,内部的反馈通道同样重要,有时候发生了问题,内部的用户往往比外部用户更容易触达产品本身。
在腾讯内部有几个平台,员工使用内部产品的时候,遇到问题可以直接在上面反馈问题,包括:乐问、BBS、CE。而各产品的老大们都比较重视上面的用户声音,因此,一般反馈问题都能很快得到解决。
如果公司没有这样的平台,则可以考虑在公司论坛或者微信群等大家活跃的地方发布招募贴,邀请感兴趣的用户进入QQ群或者微信群,有问题可以直接一对一反馈。
跟进用户反馈的通用流程
搭建了上述的内外部渠道,如果出现了问题,又要如何跟进用户反馈呢?这里梳理了一个流程,供大家参考。
1、详细阅读用户原话,通过用户的用词及语气词了解用户的痛点及需求
2、进一步联系用户,一对一沟通,了解用户背后的想法
3、将了解到的用户信息进行多角色讨论与评估
3、对症下药地解决用户痛点及需求
4、发现产品设计的缺陷或内部流程上存在的问题,从而进行总结与改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