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线城市“抢人才大战”
7月2日,成都推出“先落户后就业”,具有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青年人才,凭毕业证来蓉即可办理落户手续。
并且为了吸引外地人才,7月7日推出首批“青年人才驿站”,对外地本科及以上应届毕业生来蓉应聘可提供7天免费入住,对急需紧缺优秀人才提供人才公寓租赁住房保障等等。
今年以来,越来越多的二线城市加入了抢人才大战中。以武汉、西安和长沙等为代表的二线城市,提出了留住或吸引百万大学生就业创业的计划。

而这些城市人才争夺背后,是出于经济转型的自身需求,还是出于劳动力短缺的提前布局?
2、京沪落户政策持续收紧
不难看出,这场“人才抢夺大战”中,户口、房子和现金补贴都是重头戏。在户口方面,二线城市对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落户几乎零门槛,不少城市落户还有租房补贴比如长沙,而西安和武汉更是放宽了对专科生的落户门槛。
而京沪等一线城市落户政策持续收紧,与二线城市的“积极”形成鲜明对比。

3、城市争夺人才深层原因
(1)城市“人才争夺战”与城市自身的经济社会发展相关,是经济转型升级的现实需求。
(2)同时也标志着城市竞争进入了高纬度竞争,从拼产业、招商、优惠政策跨入到了拼人才的阶段。
(3)城市“人才争夺战”实际上还反映了中国人口的深层次问题。中国目前陷入深度人口危机,劳动力少、人口老龄化等问题对经济和社保都构成了强大压力。
2017年中国高校毕业生达795万人,相关数据显示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在2015达到9.97亿以后将停止增长,而总抚养比则在2010年出现了拐点,说明劳动力持续不足,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总抚养比指人口总体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

政府需尽快针对未来的人口结构失衡问题调整产业结构,同时还应改善三四线城市的交通和其他基础设施,让各类资源向中小城市倾斜,人口就近城镇化,发展地方经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