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读道德经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也。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白岩松老师在一次的演讲中就提过这句话的三层理解。
一、当天下都知道了美,也同时就知道了对立的什么是恶。就像一面镜子一样,当我们理解了什么是对的,也同时明白了什么是错的。
二、当天下都趋同一件表象为美的事物,从更深处去查知,这种美其实也就变成了恶。变成了丑。就像目前全民广场舞一样,本来老年人利用公共场合在闲暇饭余时间,集中锻炼身体,这是一件好事。但因为人性的自私,很多地方就产生了大爷大妈占领停车场,小区公共停车场,运动场,把他们看中的地方霸占着跳广场舞,而根本不管这些地的公共属性和功能,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不小的烦恼。这种行为本身就是恶了。
三、当天下都认为是美的,那些在我们意识中被拿来陪衬的真的就是恶吗?就是丑吗?大家都去欣赏顶流的学院,像九八五,二一一,那么全国其他的大学就真的很不堪吗?当我们在沾沾自喜的同时也就被自己的认知困在圈里了,这些狭窄的认知真的就是美吗?
老子认为,形而上的道是永恒的,是独立不改的。而现象界的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变动的。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人世间,一切概念都和价值都是人为设定的,充满了主观的执着和专断的判断。所以,老子主张,圣人当无为行事,当不言行教。
当大家都知道了美,我们也明白了恶,警惕自己的言行举止,尽量从全局出发,不要从事情的表象去简单的看待问题。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