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在生活、工作中遇到困难和阻碍的时候,很容易陷入沮丧或自我攻击的状态中,这不仅对于改善生活和找到解决办法没有帮助,反而让自己的精力消耗在无助益的时间里。
在困难的时候,与其担忧和自责,不如,静下心来,接受此刻就是没有办法,就是无法立刻让事情变得更好的事实,把时间和精力放在眼下自己可以做到的事情上,哪怕,只是转换自己的情绪,让自己从焦虑的泥潭中爬出来,也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
我们当下过不好,那就失去了当下的快乐。而我们的一生,就是由一个个当下组成的。每一分秒都过好了,一天乃至一生,也就过好了。
当然生活也不可能这么理想和绝对美好,总是有痛苦和烦恼的时候,我们能做的就是让痛苦和烦恼占用的时间少一点,让快乐和平和扩张多一点。
早上从外面跑完回来,觉得今天大概率我是又没东西可写了。但我也不想记个流水帐。坐在电脑前苦恼了几分钟,还是给自己先煮好早餐吃了,然后就去看书。
我接受自己写不出来,也接受自己脑袋时不时就会“接触不良”,如果我继续嘲讽自己:我根本不会写,写这么烂还厚着脸发出去,脑袋空空还自不量力……
我就会越来消沉,或许从今开始又不想写了,又想放弃,但是想想自己从小学就开始写日记,几乎每天都写,我并不是为了要发表,或给谁看,也不是要当个大作家(我是有自知之明的),我写的时候是自己跟自己的对话。
有时把自己学到的、经历过的写下来,跟大家分享,如果能帮到跟我有过同样处境的人,那也不错。如果没有提供有用的信息,就当我是自言自语,梳理自己。(其实,我也想看到你们的留言和互动,这样我才不会看起来更像自言自语)
今天很欣喜的一个发现是,塔勒布在《反脆弱》里面写了一个小标题:赞美拖延。是的,你没看错,我也揉了揉眼睛,反复念了好几遍,我觉得他在开玩笑。都认为拖延是个坏习惯,都想打击消灭它,为什么还要赞美?塔勒布是不是故意唱反调,想引起关注?(但很快我就否定了这个假设,他不说“赞美拖延“也已经是个著名人物了)
他说拖延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策略,不是实现自己的目标,而是接受一个事实,他们的目标就是转移对方的目标。拖延可以让事件自行发展,让积极分子有机会在制定不可逆的政策之前改变想法。
拉丁语中有一个谚语:“欲速则不达。”这让我想起中国有句古话叫“事缓则圆”,有些事,当下无解,但是等时间过去,它自己好像就不知不觉的解开了。就像青春期的孩子,在这段时期就是会和父母对抗,就是会用“对着干”来宣示他独立的决心,这个时期,即使你是真的想要帮他,想要他学会自理,他还是要用“对着干”来和你唱反调,这就成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父母亲在这时候能做的其实很少,反而是停下来,不需要去做什么,才能让双方不在这个特殊时期因为对抗而对抗受到伤害。这时候,我觉得拖延,就是个不错的策略。
就像我现在拖到平时快要发表的时间才来写,写着写着,居然也完成了。就当这是一篇为了完成而完成的日记吧。我觉得我是很好的理论实践者,把学到的知识,现学现用,用自身的参与来验证理论是否合理、实用,在这一点上,我还是合格的。
李笑来曾经也说过,一个人如果想要把脑子里的想法落地成现实,就是要行动、行动!“人至践则无敌。践是实践的践,我做到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