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蒋勋:美是一种生活方式

蒋勋:美是一种生活方式

作者: 淑美思形象美学 | 来源:发表于2019-11-13 11:02 被阅读0次

    台湾艺文界,谈及诗歌,绘画,戏剧,绕不开蒋勋这个名字。

    他是画家诗人,也是作家评论家,他可以讲东西方美术史,也可以论佛法哲学。每一个分支都是一条幽静小道,最终都是为了通向美。

    他说红楼梦是一个青春王国,投射着干净与孤独。

    他讲唐诗宋词是圆满的果实,娓娓道来个中禅机。

    他爱乱世南朝,因为失败的革命是一种浪漫,

    他爱孤独六讲,因为孤独才是圆满的开始。

    蒋勋先生今年已经72岁。

    可每次出现,仍旧是头发卷卷,一身简单利落的衣裤,身上挂着一个装着笔记本的背包,为的是随时在途中发现并记录下那些美的瞬间和场景。

    时至今日,仍真诚布道着:美的力量来自大地和民间,只要有足够的耐心,人们就会被这种力量唤醒。

    他用自身的圆融,诠释着美的本身——从迁徙到安定,从出走到归来。

    除了读书时的思考,蒋勋也常常将自己的心情写成字,送给朋友。

    也许他总是在沉重且模糊的家史中睡去,又从一个崭新的时代醒来,所以他爱写李后主的“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他好像是巨大的滚轮之下,被扬起的一粒尘土,但这粒尘土,在文字的精妙中,找到了自己的喜悦。

    就这样,蒋勋的诗越写越好,甚至被诗人痖弦推介,登上了《青年杂志》等刊物。

    接着,他开始尝试小说创作、参加文艺研究社、主编校刊。结识了热忱的英文老师陈映真,学唱英文歌曲,参加话剧团。

    这个忧虑的年轻人,因为艺术的滋养,感受到了世界的善意。

    一九七二年,在大多数留学生选择去美国的时候,蒋勋毅然决然选择了欧洲的法国。

    他说,因为早早接触了莫奈,加缪,看他们的画,读他们的小说,所以对巴黎太神往了,他无法爱上除了巴黎以外别的城市。

    踏上了巴黎,他的美学感官被彻底打开了。

    在校期间,蒋勋写关于文艺复兴的艺术史,老师问他:“你有没有去过意大利?”

    他说:“还没有。”

    老师说:“你没有在米开朗基罗的雕像前热泪盈眶,你怎么敢写他?”

    于是蒋勋便带上一个背包,两件衬衫,在意大利跑了一个月。

    研究生期间,老师不谈论文,只谈红酒。

    他跟着老师的步调,学习识别红酒瓶上的软木塞烫漆,观察酒瓶内的沉淀物,把酒体倒在杯子里轻轻摇晃,观察它的色彩变化,感受葡萄一生的阳光,雨水在玻璃杯中释放,最后才是抵达舌尖,触碰味蕾。

    蒋勋一直记得老师当时说的话,“生活里需要学更多的东西。”

    第二年,蒋勋得到了一个特别大的惊喜。

    这位老师把包括蒋勋在内的几个学生带到卢浮宫,达芬奇最伟大的画作前,等到人群消散,让警卫把电眼关掉,防弹玻璃拿掉。

    蒋勋说,那一瞬间他就留下了眼泪,那个光影一生难忘。

    如果没有感受过红酒的琥珀光泽,那么即时走到蒙娜丽莎的面前,这张画也没有意义。

    蒋勋感谢这位老师,他们都是会把美变成呼吸的人。

    学校里的法国老师对中国的京剧、昆曲颇为赞叹,他心里的东方情节也再次被调动。

    老师提醒他说:一定要回到中国。

    所以在西方绕了一圈后,蒋勋最终回到了东方土地。

    回国后,蒋勋用自己学到的专业知识主编杂志《雄狮美术》,并受邀任教于数个大学,讲授“美学”及“艺术史”等课程,这一教就是7年。

    他希望高大上的艺术能够接地气,于是深入浅出,希望大家不要惧怕这面“高墙”。

    他带着学生,蒙着眼睛在夜间空旷的菜市场凭嗅觉而行,先后找到了鱼摊、肉摊、蔬菜摊……只是为了运用到我们天然充沛的感官。

     他让学生背上背包,自己选一条路去走,三天以后,再写一封信给他。

    如果你想做摇滚歌手就去做,想要在凌晨的街道狂奔就冲出去,只有体验,才能拥有感受,只有拥有这样“出走”的环境,才能独立思考。

     “美不应该是知识,它应该是你身体里很多很多的感觉。”

    生命一旦稳定,相对就是保守,没有危机感,生活就没有活力。所以7年后,蒋勋还是离开了这份体制内的工作。

     从体制里“出走”后,蒋勋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他做起了广播节目,举办个人展览,发表小说诗集,开办各种美学讲座…… 

    他在大街小巷,给不同阶层的人们讲《红楼梦》,讲《美的沉思》。

    陈丹青说,能听到蒋勋的一场讲演、一堂课是很难得的。

    席慕蓉说,蒋勋是这个时代跨入艺术门槛的最佳引路人。

    发现美,发现善意,发现世界的温柔闪光,首先你得在时间的坐标轴上运动起来。

    所以蒋勋也鼓励年轻人多“出走”,因为“人在一个环境太久了、太熟悉了,就失去他的敏锐度,也失去了创作力的激发,所以需要出走。”

    他说,现代人就像一个贝壳,紧紧闭着就是不肯打开,因为里面太柔软、太怕受伤,而且只有“美”才会让它不防御,让它放下戒备心,让它打开。

    而“不出走”的蒋勋,生活却非常规律。

    每天早上 5 点多,他都要步行 40 分钟从家到画室,然后开始画画、抄经、读书。

    每年7、8两月,他会到巴黎作画,回到他一生神往的城市,回到自己的25岁。他说,既然有一个年纪你注定回不去,那起码在形式上要极力靠近它。

    他定期去山林中的庙宇吃斋,禅修。他说,坦荡得一如清水时,就会看到最美的东西。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我们曾经是那么通透的人,却在钢筋水泥的世界里慢慢变成了一只提线木偶。

    而蒋勋所说的美学,并不高屋建瓴,他只是让你回来做自己,回来把自己本分的事情做好。

    用听觉选瓜,用视觉选鱼,用嗅觉捡菜,这些质朴的事情,是你和世界肌肤之亲的根本。

    美,潜伏于每个人的生命当中。珍重美,就是珍重自己。

    爱美,就是爱自己。让美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让美滋养你的生活,你的日常;让美去打开你的觉知,你的灵魂。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蒋勋:美是一种生活方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ulhi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