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知道道理本身,而不知道为什么和怎么办,我们确实过不好这一生。
只有当你真正的把what,why,how,这“黄金三问”同时解决了,你才能真正做到王阳明所说的“知行合一”。 如果做事情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大半做起来是没有动力的。
同样,如果只知道是什么和为什么,而不知道怎么做,会变得非常焦虑。
对于教育孩子来说,最让妈妈们困扰的问题就是如何调整好自己的情绪。
很多妈妈知道不能对孩子发火(what),也知道对孩子发火容易导致孩子的情绪也极其不稳定,甚至影响孩子的学习,注意力不集中等等(why),但是并不知道怎么做才能更好的调节自己的情绪(how),我们在这里每天学习一点家庭教育知识,跟随老师掌握一些教育背后的底层逻辑,让自己明白为什么,拓展自己认知,能更好的引导孩子,找到情绪的根源,也让自己更好的成长。
在教育上也是一样。
从一岁到十二岁,到孩子十几岁,这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
家长在孩子小时候,看不到伤害,看不到恶果的时候,往往会自以为自己很有能力,孩子也没有问题。
那么,我们关键要看自己的这个判断系统是不是一个正确的、良性的判断系统,如果我们的判断系统有问题,那么很可能你的感觉是基于你的错误算法之上的一个结论。
这就是会埋下很多危害的伏笔,所以我老是会提“算法”这个概念。
所以,我说过,教育就是我陪着孩子从零岁到二十岁的成长
这个过程和生活一样,都是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在影响着我们,是一个致命的点,那就是温水煮青蛙。
如果一件事情的危害来得是及时的、马上兑现的、马上就让你痛、看得到的,那倒是好了,人们往往对这些能够很快看到恶果的事情,当然会基于趋利避害的准则,立刻就会采取避害的行为,非常果断,也当然毫无选择地必须要这样做
但如果是慢性病危害的概率,不是百分百的,而是有某个逃脱比例的事情的时候,人们对这种事情要逃脱它的控制和伤害可就难得多了
比如说酗酒和吸烟,人们在生活中会做这些知道对身体有负面伤害的事情,但就是因为危害不是百分百发生的,所以人们就会有一种侥幸心理。
于是,就会懈怠下来,难以认真地对待,所以,当这种危害不是马上可见的,那么人们往往都会松懈下来,很难去认真重视起来。
对于这一点,我站在教育者角度,和很多家长谈论教育时,会有一种无奈的心情。
有时我看到事情在教育上的某种发展规律,但是很遗憾以家长的知识、维度、经验当时不能够理解;
我经常会有道格警探的心情,很多事情想去做,想去帮助,但是以家长自己现有的知识、经验不能够理解。这个也很正常,这是百口莫辩、无能为力的感觉。
如果我再很诚恳地说:很希望你朝向正确的方向去行动,你愿意去试试看吗?我想很多家长会客气地说:“我试试看吧”。
实际上,大部分家长是不会采取行动的,他自己过不自己这一关。
他的理解系统不以为意,他觉得你说得太严重了,事情可能不是这样的,要去执行,会付出代价,切实付出很大的代价。
人会想,这么大的代价要付,你说的恶果会不会是骗我的,或者未必会如此,这一点就很难解释。
这些年来,我平时带的博思园学生在内部看电影时,看完电影我常常会跟学生们坐下来消化一下,分享一下,点评一下。这时候会叫同学们说,你对这部电影有什么感想?
那有些学生会战战兢兢地讲,我说不必要的,或者你认为不分享也没有问题,因为有些感觉如果你觉得属于私人的,你不想告诉别人,那就不要告大家,没有关系的。
每个人有权利去感自己所感,并且把这些感觉变为自己私密的、独有的东西,可以分享,也可以不分享,没有关系。
我对这些小学生、中学生这样的互动,其实是在启蒙他们、告诉他们可以如何来看待自我的感觉,与他人的这个关系。
哪些是属于私人的,哪些是属于公众的,是在推动她们建立这样的一个边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