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野圭吾的小说《信》讲述了一个关于因为入室盗窃被主人发现,杀死主人的哥哥,被警察捉住,入狱判刑。生活困顿的弟弟,出外打工,因有这样一个污点的哥哥,倍受各类人的歧视,苦不堪言,最后影响到自己的爱情和家庭,不得不跟哥哥断绝兄弟关系。
人们常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句话用到哥哥身上,是最合适不过的。家中的主要劳力——父亲去世了,母亲为了维持家庭的开销,也因过度劳累而去世。哥哥为了让弟弟上大学无忧,拼命打工挣钱,也因为过度地使用劳力,致使腰部和腿部严重受伤,被老板们解雇了。
失去劳动能力的哥哥,面对未来一筹莫展。他想着临终母亲的遗憾———没有看到弟弟上大学,她希望弟弟上大学,为了这个目标他不惜惦记上,以前在搬家公司上班时给搬过家的绪芳家。绪芳家是有钱的主,有属于自己的店面,据说还帮助儿子买了房子。哥哥的要求很低,他只想到绪芳家偷点儿钱,做为定期存款,让还在念高中的弟弟放宽心,不要再因为偷偷打工而影响学习。
哥哥进入绪芳家,以为家里没人,他找到了绪芳家里的一百万日币的现金,就不打算再偷别的值钱的东西了,正打算逃走,发现了弟弟爱吃的糖炒栗子,接着他看到了绪芳家里的大屏电视机。对于长期处在贫困线上的哥哥来说,能够坐在这宽大的屋子里看着屏幕中,那些里离他现实很远的电视节目,绝对是一种高级享受,正当他陶醉其中的时候,绪芳拉开了门。
哥哥趁着吃惊的绪芳发愣的一瞬间夺门而逃时,哥哥的腰疼病发作,顿时寸步难行。这时回过神来的绪芳,以超乎她年龄的速度奔向电话,打算报警。哥哥拼命挣扎着起来和绪芳展开了殊死搏斗。绪芳一个老人,这时却表现出一个与她年龄不相称的力量,实际上是哥哥的疼痛表现出来的力不从心。哥哥想着一定不能让绪芳报警,这样他就完了,他不能给心爱的弟弟完成定期存款的目标了,恍惚中,他用腰间的螺丝刀扎进了绪芳的喉咙。
等哥哥发现是自己杀死了绪芳,他顿时慌了!他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只能忍着痛一步步地离开了绪芳家。无奈腰间的痛实在让他无法快速离开,最后只能在一个公园里歇息。很快他便被警察抓住了。
这是《信》这部小说的序言部分,交代了事情的起因。
哥哥并不是不勤劳,不是不努力地改变困顿的现状,他对于弟弟能上大学,几乎用尽了他所有的力气,无奈命运不济,他失去了劳动能力———腰间疼痛,找不到工作,但是他穷则思变,萌生了去绪芳家偷盗的念头,这倒是印证了古人说的一句话:一分钱逼死了一个英雄汉!
认真地阅读这段文字,发现了作者隐含着好几个意思。一个是当时大环境的糟糕,文中这样写到:“据说整个经济都不景气,不过在刚志看来,除自己以外大家都过着富裕的生活。虽说廉价店最近流行,但不管是不是廉价,只是对买得起的人有利。健康食品之所以有人气,关键是因为大家还有那个富余的钱!”这段话一直都在说有钱人能买到的东西,对于哥哥来说都是一个不可企及的梦。
哥哥的勤劳换不到应该有的结果,最后以长期劳损的腰疼病告别了打工生涯。
另一个是当时的贫困救助机构。对于一个父母双亡的家庭来说,至少会得到街道办的救助——最起码生活的保障。虽说哥哥已经是一个成年的劳力了,但家中有一个正上高中的弟弟,凭哥哥的能力,还不足以养活两个人。社会方面救助机构的缺失,导致了哥哥走向歧途,把目光对准这样能快速收获金钱但风险极高的入室盗窃,从而一失足成千古恨!
还有一个是当时人心的迷茫。哥哥是个年轻人,失去了劳动能力,他想治病却无闲钱去医治,想继续找工作,但哪个老板都不愿雇佣一个长期腰疼的员工。万般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哥哥也没有想通过社会方面去寻求资助。
种种情况下,逼得哥哥变成了一个杀人的凶手,被判15年牢狱生活。这不仅仅是个人的因素,大多都是社会的原因!因为人是环境的产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