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签训练营第6拆(R)2018.3.19
【R:阅读原文片段】
《管理技能开发(第8版)》,摘录自429~430页
戈登描述了一个帮你有效阐述你的问题的有用模型:“我有一个问题,当你做X时,导致了结果Y,而我的感觉是Z。”第一,描述给你带来问题的具体行为(X)。这有助于你在急于给出反馈时避免给出一种评价性的或者泛泛的回答的倾向。
第二,列出这些行为详细的、可见的后果(Y)。简单明白地告诉对方,其行为给你带来的问题,通常是使他们发生改变的有效刺激。
第三,描述你对问题结果的感受(Z)。重要的是不仅要使对方了解哪些行为妨碍了你,而且要解释它如何通过带给你挫折、愤怒或不安全等感受来影响你。解释这些感受在怎样干扰你的工作。
我们建议你把这个三步模型作为一般性的指导来使用。每个部分的顺序可能会有变化,而且你不要总是使用相同的词语。
【I:用自己的话重述原文中心思想】
有时候当我们看到某些人的行为不符合我们的预期,本能地会有如下情形:
指正他:“你,搞错了搞错了,快点改过来!”
指责他:“你怎么办事的!这点小事都做不好!”
这是一种评价性的表达。具有攻击性,往往导致的结果就是矛盾恶化。
如何能实现有效沟通呢?
采用XYZ方法,将自己产生情绪的整个链条都展示出来,非常坦诚:
X: 问题、原因:越具体、越客观越好。
Y: 结果、后果:要暗示会导致的冲突,寻找一些解决方法
Z:感受:他的行为让你有什么情绪。不快?痛苦?愤怒?能起到对事件的缓冲作用。
比如:你说6点钟到这里,却7点多钟才来[行为],晚饭泡汤了,我们看演出也迟到了[后果],我感觉受到了伤害,觉得你不在乎我[感受]
而不是这样抱怨:“你是个自私的家伙! ”。
【A1:联系过往经验】
星期天我去我弟家有事,
我在那忙事情的时候,
我的小侄女总是围着我问:“姑姑,你在干什么?你陪我玩好不好?”
我说:“姑姑在忙,你自己先去旁边玩一会好不好?”
结果,
过了一会她又跑过来:“姑姑,你在干什么?你陪我玩好不好?”
来来回回重复了很多次,事情一次又一次被打断。
这次小侄女的事情我处理的不太好,我只表明了我的态度,并没有描述我的感受。也没有说出后果。所以对她没有产生什么影响。
【A2:规划今后应用】
这个星期天还会去那边处理事情,到时候我会这样说:
馨馨,你吵姑姑做事,姑姑会很不高兴的,等下姑姑不生气了就不跟你玩了,你自己先去玩,等下姑姑来找你好不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