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吃茶,煮茶和《禅茶》

吃茶,煮茶和《禅茶》

作者: 简写亦虫 | 来源:发表于2021-02-08 04:36 被阅读0次

(从谂)师问新到(僧人):“曾到此间么?”曰:“曾到。”师曰:“吃茶去!”又问僧,僧曰:“不曾到。”师曰:“吃茶去!”后院主问曰:“师父,为什么曾到也云吃茶去,不曾到也云吃茶去?”师招院主,主应诺。师曰:“吃茶去!”

这宗闻名遐迩的唐代禅林公案,出自南宋灵隐寺普济和尚修订《五灯会元》之卷四,在《禅茶:历史与现实》书中多处引述。公案是历代禅宗·禅师·禅僧言行记录,编汇成册叫灯录,意取佛法灯火相传。《五灯会元》撰集五大《灯录》之荟萃,辑录禅悟·禅机·禅语(“吃茶去”)之大成,作佛门弟子禅修之精选。2011年出版的《禅茶》也是一本文选,汇各家之言,内容主要是2008,2009两次禅茶文化座谈记要。全书禅说纷纭不乏高见,茶汤史迹钩沉亦颇有深度,意欲复古“禅茶一味”才是座谈会里的主题茶资。

读《禅茶》,做点笔记,增加悟性。

茶与佛结缘,取晚唐传说“吴僧梵川……自往蒙顶结庵种茶”,即现时四川蒙顶茶之祖。禅与茶结合,有诗僧皎然《白云上人精舍寻杼山禅师兼示崔子向何山道上人》之“识妙聆细泉,悟深涤清茗”为证。不过这是和尚游山玩水之作,茶茗不过是杯中之物,并非禅茶之道。具体用茶习禅,书里依据野史资料,见《封氏闻见记》之卷六:

茶,早采者为茶,晚采者为茗。《本草》云:“止渴,令人不眠。”南人好饮之,北人初不多饮。开元中,太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恃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逐成风俗。

也就是说,南方人喝茶较早,北方人的饮茶习惯来自佛门。唐玄宗开元年,北宗禅弟子降魔僧在泰山灵岩寺传法,众人结跏趺(盘腿)坐禅,不吃晚饭不睡觉,用茶解乏。由此人们争相仿效,怀里端着炉具茶具,到处烧水煮饮,逐渐成为社会风气。

灵岩寺的禅茶意义不大,却在《禅茶》反复引用,佐证“禅茶”的历史存在。

消失了的茶史名片,还有唐人煮茶(煎茶)。方法据陆羽《茶经》卷五“之煮”:茶叶先用火炙烤,然后辗磨成碎末。茶水开一沸下盐,二沸放茶叶(碎末),三沸茶汤就煮好了。【摘:其第一者为隽永,或留熟盂以贮之,以备育华救沸之用。诸第一与第二、第三碗次之。第四、第五碗外,非渴甚莫之饮。】(译:第一壶颊齿留香,靓茶汤或用容器另外分装,以备兑茶止沸作用。第一二碗上品,第三碗茶味淡了。第四第五,若非干渴,不要喝。)而茶之吃,是因茶叶可吃,茶汤茶渣一块吃。

被奉为茶圣的陆羽,是个弃婴,佛堂里长大。他的茶及其《茶经》,无禅味。

禅茶之“禅”说,译梵语dhyana,本义静心,沉思,渡平和之彼岸。禅宗的心传,东土佛学认为传自佛陀之心印,见《五灯会元》之卷一:

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笔。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 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咐嘱摩诃迦叶。”

这里说释迦牟尼传佛,拈花,无语。众徒皆不得其旨,唯大弟子迦叶尊者心神领会,微笑之。佛陀于是说:“我有正法慧眼,灭度妙藏,无执无妄。法门观之微妙,不可语言,不成文字。嘱咐摩诃迦叶,文言以外,以心相传。”

至第二十八世传人,菩提达摩约公元520年间抵东土,与南朝梁武帝论佛。武帝萧衍迷执小乘,造福求福报,非如来般若可悟。达摩遂离开金陵,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内观婆罗门创立宗禅(《景德传灯录》之卷三)。始祖嗣后传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至六祖慧能戞止。此后南宗禅一花五叶,笃定禅宗心传之法门不二。

慧能在中土佛教的发展中,地位至关重要,史有“六祖革命”之说。虽说关于“革命 ”的内涵理解并不一致,但禅学的变化有目共睹。慧能以后,神秀为首的北宗衰落,南宗“顿悟”法门日渐兴旺,门徒众多,有所谓五宗七家,终于成为中土佛教的主流。(摘《禅茶》学者文章)

六祖禅宗慧能不立文字(也不识字),不坐禅。刹那间顿悟成佛,真谛是破执,断妄念。禅不能直言,心性自度,说破即错。从谂禅师答非所问(问非所答),其实心里业已看破,“吃茶去”其实“参禅去”。

相关文章

  • 吃茶,煮茶和《禅茶》

    (从谂)师问新到(僧人):“曾到此间么?”曰:“曾到。”师曰:“吃茶去!”又问僧,僧曰:“不曾到。”师曰:“吃茶去...

  • 书法家杨凡采风路上|吃茶去

    “吃茶”的理论是一种行动或是一种心态无不体现着“吃茶去”的禅理。生活中有茶,茶中亦有禅,故而禅的智慧便隐匿与我们的...

  • 闲茶 闲时 闲人家 三两姑娘 闲坐他家 吃茶聊天闲话 诉说心中牵挂…… 温酒煮茶,好聊

  • 且到寒斋吃苦茶

    且到寒斋吃苦茶 ----茶的特征性成分之咖啡碱 文/煮茶郎 不苦不涩不算茶。每吃茶,徐大哥都来这么一句。祖孙情中有...

  • 普洱和禅

    茶禅一味的典故源于中国禅宗,确切说是源于赵州禅师的“吃茶去”这一典故。迷也吃茶去、悟也吃茶去,这简单三字中却又禅宗...

  • 宋代禅寺茶业的勃兴与寺院科配任务的繁重及金朝的禁茶令不无关系

    茶与禅的有渊源,茶的来历有个美丽传说,与禅宗鼻祖菩提达摩有关。晚唐五代两宋以来,禅寺有自己的茶场,禅者摘茶吃茶的公...

  • 白水清亲述品茶三部曲,最后一点是判断好茶的关键!

    “吃茶去,从心来。茶和禅一样,喝茶也要静心。身心都静下来,才能品尝到一杯茶的滋味。 我们在烦躁的时候,也可以静下心...

  • 教子,从容而不佛系

    品香茗,禅茶一味。教子迷惘时,不如去吃茶。成为佛系父母,向往诗和远方,不苟且于眼前,已是众多父母的人生态度...

  • 茶叶前传3:茶作为修行之道

    茶叶除了是平民家庭中的必备良品之外,在许多高雅人士那里,煮茶/泡茶、吃茶是他们日常的修行方式。通过茶来展现自身的品...

  • 品佛手红茶

    品永春佛手 松竹亭下无俗客 山泉煮茶似神仙 骑虎岩寺金佛手 禅茶一味静雅善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吃茶,煮茶和《禅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uqxx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