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书籍:《Android开发艺术探索》 任玉刚
如有错漏,请批评指出!
- 典型情况下的生命周期
- 异常情况下的生命周期
典型情况下的生命周期
下图表示正常情况下Activity的生命周期过程。
image.png下面是7个生命周期:
/* onCreate:
* 表示Activity正在被创建,执行一些初始化工作
* (如:调用 setContentView 加载界面布局资源,初始化Activity所需数据等);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Create(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 {
super.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
}
/* onStart:
* 表示Activity正在被启动,这时Activity已经可见(对应用可见),
* 只不过还在后台,用户还看不到;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Start() {
super.onStart();
}
/* onResume:
* 表示Activity已经出现在前台,用户可见;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Resume() {
super.onResume();
}
/* onPause:
* 表示Activity正在停止,可以执行存储数据、停止动画等不太耗时的工作
* (因为新活动的onCreate方法要在旧活动的onPause执行完才执行,
* 为了不影响用户体验,要求这个过程尽可能在很短时间内完成);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Pause() {
super.onPause();
}
/* onStop:
* 表示Activity即将停止,可以做一些稍微重量级的工作,同样不能太耗时;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Stop() {
super.onStop();
}
/* onDestory:
* 表示Activity即将被销毁,执行回收工作和资源释放。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Destroy() {
super.onDestroy();
}
/* onRestart:
* 表示Activity正在重新启动,
* 执行顺序为:onPause → onStop → onRestart → onStart → onResume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Restart() {
super.onRestart();
}
上面描述的是Activity正常情况下的生命周期,这里再结合我们平常使用手机过程中的一些操作,具体说明一下其生命周期过程:
- 初次启动一个Activity,回调情况:
-
从Activity A 打开新的Activity B,B活动回调情况:onPause -> ( Activity B 启动)-> onStop 。这里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当新启动的Activity采用透明主题时,当前Actvity不会回调onStop方法。(见补充说明1)
- 从A活动切换到B活动,再回到A活动,期间A活动没有调用finish()方法。A活动回调情况:
- 按back键退出Activity A,A活动回调情况:(见补充说明2)
- 息屏,然后亮屏,回调情况:
实践出真知,这些过程都可以自己写个简单的Demo验证一下,印象更深刻一些。
补充说明:
- onStart 和 onStop,onResume 和 onPause 这两个配对的回调是具有不同意义的,onStart 和 onStop 是从Activity是否可见这个角度来回调的,而onResume 和 onPause则是从Activity是否位于前台来回调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没有其他明显区别。说明:onStart(后台可见)-> onResume(前台可见)-> onPause(后台可见)-> onStop(后台也不可见)。
个人观点:上述实例2的原因是在回调onStop方法前,Activity A在后台是可见的,只不过不在前台无法与用户发生交互,如果回调了onStop,后台的Activity A也不可见了,那么Activity B的透明背景之后是默认的白色背景,视觉上会显得十分尴尬,个人觉得这么设计也是为了优化用户体验吧。
- 默认情况下,按back键,会回调Activity的 onDestroy 方法,销毁当前实例。
- 从Activity A跳转到 Activity B的过程中,先回调 A 的onPause方法,然后创建Activity B,然后才回调 A 的 onStop 方法(在上面的2,3两个实例中都能发现),因此,不要在onPause方法中执行耗时的操作,以尽快启动Activity B,使得用户拥有流畅的使用体验。
异常情况下的生命周期
根据手机使用过程中的常见情形,我们从两种情况来讨论Activity在异常模式下的生命周期:
情况1: 资源相关的系统配置发生改变导致Activity被杀死并重新创建
最常见的情形就是手机屏幕发生旋转时,由于系统配置发生改变,在默认情况下(即没有特殊设置),Activity会被销毁并重新创建。其生命周期如下图:
与正常生命周期相比,多了数据的保存和恢复这两个过程。当Activity在异常情况下终止时,系统会调用onSaveInstanceState方法将Activity的状态保存为一个Bundle对象,这个对象会在Activity重新创建后传递给onRestoreInstanceState方法和onCreate方法,这个方法的调用时机是在onStop之前,与onPause没有既定的时序关系。当Activity被重新创建后,系统会调用onRestoreInstanceState,将onSaveInstanceState方法保存的Bundle对象作为参数,取出其中的数据进行恢复,这个方法的调用时机是在onStart之后。根据这一点,我们可以判断onRestoreInstanceState方法是否被调用或者onCreate方法中的Bundle参数是否为null来确定Activity是否被重建。
每个View都有自己的onSaveInstanceState方法和onRestoreInstanceState方法,以根据不同View的需求来恢复不同的数据,例如:TextView恢复了自身文本的选中状态和文本内容。
前面提到,onSaveInstanceState方法保存的数据会传递给onRestoreInstanceState方法和onCreate方法,也就是说,进行数据恢复时,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onCreate方法中进行,一种是在onRestoreInstanceState方法中进行。但是在onCreate方法中进行数据恢复的话,需要考虑Activity是正常启动的还是被重建的,如果是正常启动,那么onCreate(Bundle onSaveInstanceState)中的onSaveInstanceState参数是null。当然,官方文档是建议采用onRestoreInstanceState方法来恢复数据的。
前面强调了在默认情况下,系统配置发生改变时,Activity会被重新创建,也就是说,这是可以改变的。我们知道,在AndroidManifest文件中会对每个Activity进行注册,而在Activity标签下有android:configChanges这个属性。这个属性下包含很多值,与一些系统配置相对应,当我们希望在某个系统配置改变时不重建这个Activity,就可以在configChanges属性中添加对应的值。
常用的有:
1.orientation:屏幕方向发生改变,比如手机屏幕旋转;
2.locale:设备的本地位置发生了改变,一般指切换了系统语言;
3.keyboardHidden:键盘的可访问性发生了改变,例如用户调出了键盘。
<activity android:name=".MainActivity"
android:configChanges="orientation|locale|keyboardHidden">
<intent-filter>
<action android:name="android.intent.action.MAIN" />
<category android:name="android.intent.category.LAUNCHER" />
</intent-filter>
</activity>
补充:
1. 当我们指定了configChanges属性时,如果指定的系统配置发生改变,不会重建Activity,但是会调用Activity的 onConfigurationChanged 方法,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重写这个函数。
情况2:资源内存不足导致低优先级的Activity被杀死
这种情况不方便模拟,但生命周期和情况1是相同的。Activity的优先级由高到低如下:
1.前台Activity;
2.可见但非后台Activity——例如被Dialog遮挡的的Activity;
3.后台Activity——执行了onStop的Activity。
如果一个进程中没有四大组件在执行,那么这个进程将很快被杀死,因此,一些后台工作最好是放在Service中从而提高优先级,不至于轻易被系统杀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