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民族与民族之间,不应该有仇恨,可是历来好像只有仇恨。起始是因为生存而争斗,而仇恨。后来则是因为仇恨而争斗,而仇恨。
2
群体之恶,因为通常不必承担后果,所以一旦爆发起来就肆无忌惮。
3
只有仇恨才能让一个人不惜代价去毁灭另一个人。国家之间亦是如此。
4
在两个国家都有统一意愿的情况下,能否融合,关键是民族、宗教以及语言文字是否统一,其他都是次要的。
5
重要的是,他是什么样的人,而非他是什么国家或民族的人。这应是常识,但却并非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常识,尤其在某些民族情绪汹涌澎湃的时候。
6
五毛:凡是批评中国的都要打倒!
愤青:凡是批评中国的都要支持!
二者都是情绪化的,为反对而反对,为支持而支持,有立场没原则,其认知全取决于立场。
7
如果你的观点立场明确,黑白分明,不管是黑是白,都会有许多人支持你,因为人们大多喜欢讲立场、发情绪。
8
人们通常不太在意你讲的对不对,只在意你是不是和他同一个立场。因为人总有自我认同、党同伐异的心理,也因为以情绪代替思考总是更简单的。
9
一个人对世界的认识主要取决于他的观念,而他的观念很可能取决于他的立场,而他的立场很可能取决于他的利益。
10
每个人都是以自己的观念去理解世界和他人的,所以偏见在所难免。
11
什么叫政治正确?就是和大家保持一致。这样说起来,政治正确其实和媚俗差不多是一个意思。
12
再聪明渊博的人,一旦立场先行,也会变成糊涂蛋。立场先行,就会有偏见;有偏见,就会用情绪代替思考。
13
对待问题的态度应该是:正视问题,然后解决问题。所谓正视问题,不只是说要面对问题,而且是说要理性地看待问题。
14
学者论政,最大的问题是往往会过于强调理念而忽视了现实。强调理念,当然就很容易落入理想主义,不顾实际,但政治需要的是务实,而不是理想主义。
15
政论如果只是针对一时一事,不能上升到理论高度,就没有多大价值。但是上升至理论高度的政论,通常没什么人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