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无意翻到2年前做到一个产品方案ppt,其中一个数据分析过程其实在后来是经常用到的,特此对这个小的分析方法做了个提炼总结。
首先一个声明:
任何一个结果数据都是有多因素组成,比如转化率、比如某个页面的二跳率。很多情况下,产品本身不是决定这个数据的核心因素,比如电商可能就是价格、商品的产品力、稀缺资源等等;但不可否认,产品本身是其中一个因素之一,占多大比重跟业务形态相关。作为产品人,保障产品本身不掉链子,也是你最大的价值之一。
适用范围:
提升一个目标有两方面,
一、是主动式的这个就需要对业务本身的熟悉和经验,以及目标,场景等,去看在这个页面最需要什么,最大化提升效率;所谓的产品sense,要做到极致需要天赋,但要做到优秀只需要努力,深入业务本身去了解用户;这里不展开讲,做法千千万。
二、被动式的去除业务本身因素和其他一些客观因素但看产品现状。去观测寻找当前现状的一些可改进的点,这个是最低成本的。下面介绍一种常规的数据模型。
模型介绍:
x为一个结果指标,如:一个页面的某一个核心二跳率指标。这个指标我们认为有几个直接影响,x1、x2、x3;通过:历史数据对比、横向数据对比、直觉等方法我们认为存在异常(如要科学一点的可参考统计学中的四分位数)。我们发现x1和x3,进一步对x1和x3拆解,再得到异常x131和x311、x321等等。。。直至最后拆无可拆,得出结论。
总结一句话发现异常-拆解因素-寻找异常-拆解因素;循环直到最后。
案例带入:提升某电商产品详情页到订单填写页二跳率
数据假设详情页到填写页数据为X;我认为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X1报错或提示、X2出选择套餐弹窗、X3产品品类、X4页面加载速度。
计算后,发现再详情页到,x2正常、x1、x3都有异常数据异常。进一步非拆分,
X1报错或提升从详情页到填写页数据较高,分别列出这个过程中所有到报错或提升出现率,X11、X12、X13、X14...在进一步分析,一个提示异常多,“请选择分数”,但是本身有做默认1份逻辑;再实际去抽了一个报这个错到产品发现,购买分数bug,没载出来。
此时数据刨除X1的异常数据,再看X2因素分析;
X2分品类看,先X21、X22看,发现X21存在异常;再进行拆分X211、X212、X213...发现某个2级品类转化特别低,再去看,发现这些产品的套餐异常多,不容易选择;发给运营建议进行优化。
同样的以此类推,分析X3的时候再刨除X2的异常数据进行类似的分析...
最后这个case我当时找到大概5个小问题,分别进行了小优化。
扩展用途:
1、主动发现查找问题。
2、提炼成常规的数据监控模型。
3、寻找潜在提升的点。
4、不只二跳,其实最终的结果指标也可以进行拆分,只不过会更加复杂一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