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IDC - 设计思考
用学习来终结抄袭(下)—没有新认知哪来新创意?

用学习来终结抄袭(下)—没有新认知哪来新创意?

作者: 岳蒙 | 来源:发表于2016-09-21 14:53 被阅读147次

    认知

    "彦祖,理论到底有什么用?"小梅问

    "为什么这么问?"老岳说

    "我前些天把你的文章推荐给一个做家装的老前辈,但他说,理论没有用....."小梅说

    "嗯,相对于他的认知水平而言,理论就是对他没有用,他没有说错......"老岳说

    "..............嗯?"小梅问

    "嗯!"老岳说

    "这就完了?不像你的风格啊,老中医!你没有想说的吗?"小梅说

    "不想说,长久以来我一直有一个理念,就是既然上帝已经把SB惩罚为SB了,就不要试图改变SB!挑战它们的心智。"老岳说

    "老岳,你这话说的好难听....."小梅说

    "好吧,我用不难听的话再说一遍:理智的人从不辩论。"老岳说

    "老岳,理论到底有什么用?"小梅问

    "理论可以提高你的认知水平,而高认知水平可以让你迅速的抓住事物的本质。"老岳说

    "可是老岳我还不是特别明白,本质认知到底和设计有什么关系,你能再说的详细一点吗?"小梅说

    干脆面君的故事

    "好吧,讲个故事!

    很久以前,一只浣熊开了一家乐器店,卖小提琴。

    有一天一头驴子到店里找到了他说:我想学小提琴,你能帮我找个合适练习用的小提琴吗?

    浣熊找了把练习琴交给了驴子,驴子走后,浣熊就在想,驴子回去之后一定经常练习,他很快就会被音乐的旋律陶醉,他很快就会到我们这儿来买一把更好的小提琴。

    但事实上驴子把这把琴买回家之后,学了一段时间,觉得自己进步的很慢,学好小提琴好难,很快它就放弃了学琴的想法了。

    这个时候浣熊也非常的困惑,因为驴子没有回来再买它的琴。

    浣熊抱怨说:为什么我的店里总是没有回头客呢?为什么我的乐器行老是做不起来呢?

    于是浣熊要找一群专家来帮忙出出主意。这个时候平面识别的专家大象告诉他说:看看你店面的logo,做的实在太难看了,我帮你设计一个新的logo吧,让它好看一点,新潮一点,醒目一点。

    然后营销专家鳄鱼告诉他说:你要学习“病毒渠道营销法”,在微博上做推广。

    室内设计专家马先生说:你店面的装饰也要重新的改造一下,要新潮一点,高大上一些。

    运营专家熊猫说:你应该推出内容产品把线下和实体结合好!

    灯光专家说:.................

    陈设专家说:.................

    大家越说越多,越说越乱,可怜的浣熊听到这些已经快晕掉了。

    这时一直坐在角落里的狗先生告诉浣熊说:请大家都先想一想,乐器店的客户到底想要什么?

    乐器店的本质是什么?

    我们和客户到底要建立什么样的关系?

    刚才大家从logo,室内装饰,以及营销和运营的角度对小提琴店提出了改进意见,我们都是从不同的角度帮助浣熊先生达到一个理想的销售目标,但是我们的客户想要的真是这些吗?

    我们的产品难道就真的是这个乐器吗?而客户真的是来买这把琴的吗?

    我想我们的客户来到这里是为了购买音乐的乐趣,而非那把琴本身........

    浣熊听了之后似懂非懂的问狗先生,你能详细的告诉我吗?

    狗先生说:也许要把你的店面装饰的更温暖一些,让它像一个温暖的家,或者说让它能像一个家一样给客人带来愉悦,然后给你的客户提供一些咖啡、饮品,让他们多花点时间呆在这里。也许你要定期的举行一些初学者的沙龙,要先教给顾客该怎么享受音乐,倾听音乐,寻找音乐的乐趣,让他们爱上音乐,续而爱上演奏。

    你还要请一些乐师来这儿讲座,定期的组织一些交流活动,我们要有温暖的光线,要有韵律感的陈设,整体更像是一所学校,我们要有简洁的识别,我们也许要有一个好的网站,把我们的信息及时的告诉他们,同时再做一个APP的软件来实现顾客的分享和互动。

    总之!我们本质上卖的不是乐器而是音乐的乐趣!

    很快,浣熊按照狗先生的方法,把店面装修一新,放了很多的休闲沙发,一侧有咖啡、饮料、杂志等,并定期的举行活动,很多爱好者来到这里,分享音乐的快乐,浣熊的小店也越来越有名了。

    这时浣熊找到了狗先生说:先生,你看起来不像平面设计师,也不像策划师,也不像干营销的,你也不是做市场的,也不太像室内设计师,那你是谁?

    狗先生回答说:我?人称吴彦祖界的老中医,设计界的老司机,中华田园版设计师........ "老岳哈哈笑到

    (这个故事摘选于2012年岳蒙发表的博客《什么是空间策划》)

    "哈哈,明白了,既然设计是解决问题,那么必须要探求问题的本质,是吧?"小梅说

    "是的,探寻本质!认知水平高的人永远都是第一时间发现问题本质的人,面对本质时根本不需要抖机灵,去做那些噱头型的创意。

    同时,日常的工作里,你有没有发现以下的几个问题呢?

    1,你有时候有没有觉得听专家说话或者看NB的文章书籍,里面唠的嗑你感觉似曾相识,自己隐约好像也知道,但自己又说不出来,就差了那么一层窗户纸?

    2,当你习以为常的事被牛人丝丝入扣的解读,得出来一个非常有见地的却和你的常识不一样的答案时,你是不是非常羡慕别人的智力能力?

    3,同样条件下,有的人进步非常快,有的人进步很慢,而有的人在到达一个时间点后进步的速度非常快,大器晚成,这究竟是为什么?

    "嗯,有发现,但我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小梅说

    "答案很简单:还是因为认知水平太低!而认知水平低就是因为缺少理论体系。"老岳说

    “什么是理论体系?”小梅说。

    理论就是一种'知识结构',理论把凌乱的、无序的知识点、经验点,按照有序的结构和次序归纳整理出来。"老岳说

    游戏

    "还记得中学就学过的钻石和石墨吗?它们都是碳原子构成的,只是二者之间的结构不同,造成了二者的属性之间的差异。

    同样一本书,一个知识结构化形成理论体系的人,和一个没有理论体系的人,阅读过后的结果也是完全不一样的。这就是像是我们玩游戏的时候,遇到了一个'怪',你打死它,增加500的经验值。同样是那个一模一样的怪,被一个高手打死,高手却增加的50000点的经验值,你会非常的纳闷,觉得游戏很不公平,于是你质问游戏公司,游戏开发者对你说:'你在游戏里的等级越高,你打怪时获取的经验值也就越高,你一个1级的玩家,打死一个怪,就有500的经验值,而那个增加50000经验值的人,他在游戏里修炼到了30级,所以你们的取值范围不一样'。另外游戏开发者还告诉你,在游戏里,还有320级的1000级的10000级的游戏玩家.....于是你会觉得这个游戏太操蛋,级别越高的人,升级反而越快!" 老岳说

    "老岳,这么不公平的游戏怎么会有人玩?"小梅说

    "科科,我很遗憾的告诉你,这个游戏你天天玩,而且除非game over,否则你不能退出、不能存档后悔,这个游戏有个让人百感交集的名字叫《生活》!

    现在你知道为什么会有马太效应(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出自圣经《新约·马太福音》:凡有的,叫他更多;没有的,连他仅有的也要夺去)这种事情了吧?经济上的贫富差距可以看得到,人和人之间的智识级别的差距却是肉眼无法分辨的。

    在我的文章《想get√设计公司的管理能力吗?快干了这碗蒙汉岳!》里曾经提到过物理学家分级的朗道效应,人和人之间的认知能力的等级差距何止万倍!那是百万级的!即使从生物数据来看,大家的智商最多差距几十个点。"老岳说

    "老岳,怎么才能提高认知水平?怎么才能理论化自己的知识,让我爆怪的时候也能有几万的经验值?" 小梅说

    城市

    "唯一的办法就是结构化你的知识。

    举个例子:结构化就是在你的大脑里建立起一座高度发达的知识城市,这个知识城市四通八达、交通便利、盘根错节,你所有的知识都'居住'在这个城市里,他们在城市里相互联系,建立关系。

    于是你每学习(移民)一门新学科就像在脑子里建造一个城市区域,而每一个这个学科的知识模块都是这个区域里的一栋建筑,建筑内部不但四通八达,而且要和其他建筑也建立最高效的链接。

    简单说就是每一个新的知识点都要和已经熟悉的知识点相关联,新建筑和旧建筑迅速融为一体,形成一个城市区域。

    新移民(学习)来的知识,也能迅速的在城市里找到工作,留在这个城市里生活,为这个城市服务,同时这些知识还在这座城市里繁衍,每天都出生非常多的小知识。

    很快这个城市的吸引力越来越大,对外的接口越来越多,每天这个城市里出生的小知识越来越多,外来的移民知识也越来越多,这个城市越来越繁荣,规模越来越大,原来只有一个叫'设计'的城区,很快这个设计的城区周围开始有了叫'经济学',叫'心理学'的卫星城,又过了一段时间这个三个城区全部连在了,还一起修建了码头、地铁、高速公路、机场、物流中心,很快周围一些诸如:营销啊广告学啊的小镇也逐渐加入了这个'知识城市'的大都市圈.......

    在新学习(移民)来的知识里,有两种知识,一种叫拓展性知识,一种叫重构型知识(这两个类型知识的详细介绍在我的文章《从设计屌丝到设计大师的学习方法》里有讲)。拓展性知识来到你的心智城市之后,会自动的前往自己所属的建筑物归队,于是这个建筑越盖越高,你对某一个知识类别也越来越有精度,越来越专业。而重构性的知识,通过学习来到你的心智世界后,会帮助你开疆扩土,扩大城市面积,开拓出新的可用地块,同时对已有的城区重新排序提高交通效率,帮你实现高楼林立的一片繁荣。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当我们的心智还是个小村子,我们又在学习拓展性知识和重构性知识时,这两种知识的学习和增长的曲线也不一样,很多小伙伴错估了自己的收益和进步速度,当学习结果和自己的预期不一致的时候,就会变得失去耐心。

    我们学习相当于单个心智建筑部分的拓展性知识的时候,这种知识的增长是:对数增长模式。

    一开始学习的时候进步特别快,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增长就会变得越来越难。比如,你学会操作画个效果图3个月就足够了,想画好可能要2年,而想要把设计做到炉火纯青,可能要做20年。这种对数式学习刚开始效果特别明显,可是越是到后面越变得格外困难。不光是学习设计,包括语言能力、读写能力和音乐技巧也是如此,初学时进步飞快,但在掌握之后,想要精益求精、更上一层楼比登天还难。我们要注意的是,后期成果越来越不明显的时候越要坚持。

    而我们学习属于心智城区部分的重构性知识的时候,我们面对的是指数增长。

    和前面说到的对数增长截然相反,指数增长一开始的时候进展缓慢,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你的收益会呈现加速增长,比如投资、社交等等等等。

    比如我们平时的阅读和学习探索,刚开始的时候,即使看了好多本书,好像也没有什么用,但是只要你坚持,那么很长一段时间后,你自然而然的腹有诗书气自华,逐渐你积累的越多,进步越快,阅读学习的效率越高,速度越来越快,就像是文章开头讲到的游戏升级一样。

    读书这个事对我而言有明显受益的时间是5年,前5年几乎感觉不到什么效果,但是越往后越有开挂的感觉。那么,在这种增长模式下,我们遇到的主要麻烦,就是如何在成果不明显的前期,保持自己的勤奋,迎来收益爆发期。

    随着拓展性知识和重构性知识的积累,很快这个知识城市也由室内设计作为支柱产业,慢慢向创意产业升级,这个城市不但是室内设计之城,还可以对所有广义设计产业输出能力。于是产业升级了、资源重组了,在外界看起来你是一个可以随意跨界都可以取得成功的牛人了。

    你看,当年一个几十人的小村子,发展成了几千万人的都市圈,规模扩大了几百万倍。这就是人和人之间智识的等级差别。 "老岳说

    元知识

    "硅谷的投资家彼得 ·蒂尔在面试时都会问应聘者一个问题 :在什么重要问题上你与其他人有不同看法?

    其实这是一个超级难的问题,我花了一周时间才勉强的找到自己的答案。

    为什么这个问题这么难?

    因为我们绝大多数的人对这个世界其实并没有看法,更谈不上自己独有的看法,想要对世界有独有的看法,你需要重新回过头来,用好奇心和元知识重新的认识这个世界。

    在我的文章《用学习来终结抄袭(中)—怎样才能开创自己的设计风格》里,我们提到了有一个概念叫不自觉的'自动完成',其实我们很多时候,对我们所处的世界也是不自觉的自动完成认知,失去好奇!

    每当我看到一些在朋友圈里刷屏的所谓国外设计师的好创意的时候,大家仿佛认为我们和国外的好创意差的是技巧,其实我们真正差的是对世界的独特看法,正是因为视角不同,我们眼里的世界不同,所以差异化解决方案才会出现。

    也就是说看似创意的差距,本质上还是我们世界观的差异造成的!

    那么怎么才能审视改造自己的世界观?"

    本质

    "世界观是由元知识塑造而成的, 元知识是对世界基本的解释,是一切知识的底层基础,是解释这个世界本质的最原始的知识,是解锁世界的第一把钥匙,是提取知识的第一层知识,一般而言我们也会把这个叫做第一原理。

    人类的进步都是元知识的进步,由此带来的认知模型的变革,会引发了第二轮第三轮的知识海啸,于是解释和延展元知识的新知识出现,于是解释的解释出现,注解的注解涌现,第一原理一旦刷新,会延展出一个文明的新样貌,但究其本质依然是元知识作为基座支撑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古人说"书不读秦汉以下"。

    因为,秦汉以来中国人形成的认知世界解释世界的模型几乎没有什么进化,秦汉奠定的元知识,在秦汉以下,不断的被语意重复,不断的解释、注解,出现了解释的解释,注解的注解。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了隋唐后佛教整体改造中国文化完成之后才有所改变。

    再比如,大物理学家费曼说,假如一天人类所有的科学知识都消失了,只有一句话要给后代口口相传,那么这句话应该是:"所有物体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你细致想一下,这句话里蕴含的哲学,几乎可以导出整个现代科学。你看这句话就是元知识,接近了世界的本质,是打开这么庞大的科学知识系统的钥匙之一。

    那么经济学的那句话是什么?是'社会分工创造财富'还是'国家不是家庭'?

    那么设计的那句话又该是什么?我自己的答案是 '设计就是解决问题'。

    再比如,要探索世界的本质,就要探索世界的两个属性:时间和空间。绝大多数的人是从来不会想什么是时间,什么是空间的!我曾经问过我周围的人,他们的回答都是:

    I:什么是时间?

    A:时间就是时间啊,逝者如斯夫!.....

    I:空间呢?

    A:空间就是空间啊,一个空的地方.......

    你看,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大家始终是用空间来解释空间,用时间来解释时间,这就是典型的语意重复。

    怎么看待世界的本质,怎么解释时间空间是元知识的基石。

    牛顿以来,建立了绝对的时空论,在绝对时空论这个解释世界的模型之下,人类迎来了工业革命的200年,也使人类突破了马尔萨斯陷阱。

    而1905年物理奇迹年,26岁的爱因斯坦颠覆了牛顿,他提出了相对时空论,于是人类进入了电子时代。整个电气革命,互联网革命的世界观基础也源于这次元知识的进步革新。

    世界观的重要部分就是你认为世界的本质是什么。我们人类从神话故事、到宗教故事,再到现代科学,都要解释这个问题。

    同样的,作为一名设计师,你想有非凡的创意,你必须思考你要解决问题的本质是什么?

    就像我开头讲的'干脆面君的故事'一样,当一名室内设计师面对一个医院的项目时,该怎么思考:

    什么是医院的本质?

    什么是医疗的本质?

    什么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本质?

    现在的医院的问题在哪?

    体验上有什么可以改善的?

    那么一家商场呢?一家餐厅呢?

    那么商业的本质又是什么?

    没有针对本质的思考、反思,怎么会有巨大的创新?认知的突破?"老岳说

    ……至此您已阅读了全文的4/5

    尺度

    "天有不测风云,科学时代之前的人类,即使能够通过详细的天文纪录找到天气变化的规律,但是依然不能解释为什么会有风云雨雪的变化,于是各个民族也都有自己的解释天气变化的神话,大致都和我们的雷公电母差不多。

    如果古代人也能有一个视角,可以像我们现代人这样在太空看到大气、云层、气团、赤道等等,恐怕古代人也不再会用雷公电母来解释风云变化了。

    你看这是什么原因?

    其实就是视角尺度的改变,从一个更宏观、更全然的角度,会得到更接近本质的结果。

    同样,在达尔文之前,生物学无比的繁杂,达尔文之后,生物学终于找到了一个更简单、更有效的模型来解释生物和生命,也就是说进化论可以从一个更高、更大的尺度观察生命的规律。

    再举个例子,我比较喜欢看历史。初期的时候,关注历史的故事,喜欢传奇和功业人物,后来慢慢喜欢看历史人物里的人性的表演,所谓的权谋机智,再后来喜欢看'成住坏空'的兴亡总结。

    直到有一天看到了黄仁宇先生谈到的15英寸等雨线的概念,以及马尔萨斯陷阱的概念,彻底颠覆了我从三国演义里学到的那种王朝兴衰和道德有关的儒家历史观。其实黄先生的历史观就是在一个更大的尺度上观察中国的内忧(马尔萨斯陷阱)外患(15英寸等雨线),观察历史的总脉络,而得出的认知。

    同样的道理,如果是你,你该如何看待设计呢?设计的总脉络是什么?

    设计!现代意义的设计是工业革命的伴生物,工业革命是因,现代设计是果。无论是工业设计还是建筑设计,要理解其最基础的理论,如果脱离了工业革命技术进步这个历史背景,你永远不可能真正的理解建筑学为何物!也不可能理解这些建筑大师到底解决了哪些方面的问题推动了人类的进步,以及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路径对今天是否有启发意义。

    再比如,如果设计就是为了解决问题,那么人类历史上有哪些重要的发明创造?他们解决了什么问题?

    轮子算是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吗?你有可能重新发明轮子吗?

    如果大自然是最伟大的设计师,那么鸡蛋壳算是最伟大的包装设计吗?为什么?

    如果人类的一些问题本身是由于感官规定性造成的,那么进化心理学有用吗?如果有用,那么人类的行为在多大程度上可被预测和控制?其实我在文章《啥也不聊就给你讲个设计故事》里提到的广义设计和狭义设计之间的区别不恰好就是认知世界的视野尺度的差别吗?

    设计行业是更大的社会分工的一个部分,我们处在这个价值链条的一环,能看到上下游的趋势和改变吗?我们接触一个项目的时候,能够看到项目所处的社会结构中的位置和价值吗?

    举个例子:

    如果你做一个餐厅的设计,你的尺度从房子里考量,你看到的是立面,顶面,地面,你所想的是造型。

    假如你从一家餐饮空间的尺度考虑,那么房子之外看不到的部分也被你纳入到了思考范围,比如:厨房、仓库、后勤区、系统运作的流程等等。

    假如,你的观察尺度继续放大,你看到的是产品,那么你考虑的是系统运行的成本,是不是能快速的复制多开店,你考虑的是怎么通过性价比提高餐厅的流量,增加营业绩效。

    假如,你的尺度继续放大,你看到的是需求,那么你可能就会推翻你之前所做的所有的设计,你可能会认为你解决的不是建设一个地方提供一顿美味,你要解决的是让一顿美味来的无比简单。那么你可能会从建立中央厨房、建立产品研发、建立配送投放渠道、建立融资渠道开始。是的,这个时候你已经是一个创业的企业家的视角和尺度了。

    前些日子,微信上转载了好多未来设计职业会横扫天下的文章,我表示认同,但是我认为,如果看待世界的尺度问题没有解决,思维水平和认知水平都是老样子,鬼才信设计师们会有大作为。" 老岳说

    瓶子

    "嗯,明白了,老岳,人的能力不可能大于自己的认知水平!也就是说认知水平是能力的上限。" 小梅说

    "很好,你总结的非常棒,之前我们聊的学习问题,主要针对能力的学习提升,而今天所聊的认识和智识问题,就是你装能力的瓶子,你有多大的瓶子就装多少能力。当然,你有个大瓶子,不代表你的瓶子里装满了能力,也有可能能力很少,这就是传说中的眼高手低。

    一个人的时间和心智资源都是固定的,要合理的分配,你多花时间在要造大瓶子上,自然学习能力的时间就少了,于是一瓶不满半瓶晃荡。假如你不花时间提高认知,只学技能,那么很可惜,你智识不足无法整合存储利用这些技能!"老岳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用学习来终结抄袭(下)—没有新认知哪来新创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usae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