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商道之源

商道之源

作者: 陈陈_19b4 | 来源:发表于2019-04-20 07:37 被阅读0次

4月20日,雨。

阅读书目: 《中国商道》。

作者:翟玉忠,是北京大学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上海交大海外教育学院产业创意研究所研究员、国学专家、财经评论家,现任新法家网站总编辑。

商道之源

金句:

1.在西方环境经济学出现以前,中国古典经济学就将生态纳入了经济管理和国民核算体系;在新古典主义经济学依旧迷信市场会自动带来均衡的时代,中国古典经济学早已经将百姓均平理论数理化;当本杰明·格雷厄姆希望以“商品本位货币计划的创始人”的身份流芳百世的时候,中国人已经实践这一理论数千年之久。

2.为了自己的利益,欧洲的商人们可以操纵国家政治,甚至不惜同封建贵族开战。而中国商人成长的历史与此完全不同,他们一直是在与政治相辅相承的。甚至“商人”这个名词本身也与商朝统治者阶层联系在一起。

3.《周书》曰:“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匮少而山泽不辟矣。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原大则饶,原小则鲜。”(《史记·货殖列传》)

4.富在迎来,贫在弃时。(《黄石公素书·安礼章第六》)

记录与感悟:本书对中国两个商品经济繁荣的时代——先秦和明清——的商业典籍做了系统的整理,收录了中国古代的文化瑰宝《范子计然》和《明清商书》,并对中国古典经济学轻重术进行了分析。全书引用大量典籍,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读完《中国商道》,大家将对中国古代的商业文明有进一步的认识。

一、上溯到商朝末年,中国就有了古典经济学的大致雏形,其中部分理论整整领先西方三千年。

1. 中国古典经济学的三个原则——自然原则、均平原则和储备原则甲午战败后,许多人对中华文明失去了信心,由此对中国古代的经济思想也持有消极看法。但事实上,中国古典经济学思想具有明显的超前性。

作为中国商道的起源,中国古典经济学轻重术由来已久。据《逸周书·文传解第二十五》记载,约公元前1117年春,周文王临终前曾向太子姬发讲述治国大道,其中就出现了中国古典经济学的轮廓。

中国古典经济学的核心有三个原则——自然原则、均平原则和储备原则。

自然原则,顾名思义,强调对自然规律的把握。西周后,中国就发展出了按时间安排生产的法规体系,顺时取物、节约使用,以维护生态的持续生产。均平原则,强调平衡各阶层的利益,也强调赋税的均平。这种均平要通过一系列政策来实现,在农业主导的中国古代社会,历代政府都会公平折算土地分给人民。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利益平衡也是一个要点。农民和商人的利益时常会有冲突。中国古典经济学倡导国家调节粮食价格,“农末俱利”。

储备原则一直被当做中国经济思想的核心,储备商品来防备不可预知的灾害,同时用来调节市场。

2.中国古代储备货币的发行

公元前524年,单穆公劝谏景王铸大钱时阐述了商品储备货币的发行理论。

《国语·单穆公谏景王铸大钱》中说:古时候,天灾降临,于是统计财货,权衡钱币的轻重,以赈济百姓。如果百姓嫌钱轻物重,就铸造大钱来行用,大钱辅佐小钱流通。如果百姓嫌钱重物轻,就多铸小钱来行用,小钱铺佐大钱流通。

储备货币的发行是以实际财富为基础的,如果没有大量的商品储备,国家也就没有了调节市场的能力。

《管子·山权数第七十五》中特别强调本国的物价水平要和其他国家保持一致。如果商品价格高,其他国家就会倾销商品到本国来牟利。如果价格过低,本国的物资就会流到别的国家。

二、中国古典经济学理论不仅是经商的范本,更是治国的良药

据传,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的师父计然是一名著名的谋士、经济学家。他博学多才,尤善计算。在南游越国时,收了范蠡为徒。《范子计然》这本书的书名就是取了范蠡和计然两人的名讳。

据学者唐廷猷考证,《范子计然》一书成书于西汉年间,不太可能是春秋时期的范蠡和计然所写,或许是后人假托二人之名所写的书。

书中记叙了勾践想讨伐吴国,于是召计然来询问。计然给了越王一些建议。

计然指明了贸易的诀窍,强调了储备的作用,指出了顺应自然的必要性。为了平衡百姓的利益,计然还倡导国家适度地干预物价。

他的计策紧扣着中国古典经济学的三个原则,在治国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三、上到修身之道,下到吃喝嫖赌,事无巨细一一尽在《明清商书》

1. 明清商书的涌现

中国的明清时代正是市场经济繁荣发展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国内贸易和海外贸易不断扩张,商人们的地位有了显著的提高。

很多人转行从商、想学习经商之道,于是出现了一些指导人们如何经商的书籍,也就是明清商书。

2. 明清商书的内容

这些商书内容五花八门,最重要的部分往往是经商时的注意事项和外出时应该注意的细节和要点。比如,《士商类要》中有一段,大意是:外出乘船的时候,应该早些停泊码头,不能贪快赶路。夜间出行,应该及早投宿,早点睡觉,晚上不要脱内衣。住宿旅店的时候,门窗要关紧落锁。生活起居、铺设用度不要过分奢侈,以免引人注目,招来祸殃。

除了这些外出注意事项外,商书中还提到了对商人职业素养的要求。商人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酒戒赌戒嫖。另外,有些商书还记录了一些普世的修身之道。

商道在中国历史悠久,本书通过真人真事各种案例,经典介绍我国古今晋商徽商浙商的经商创富之秘诀。书中详细阐明中国商人特有的经商创业之道和发财致富的艰辛历程。本书中所说的商道充分体现了五千年中国朴素自然的经商之道,顺农时、衡供求、戒奢侈等等。

相关文章

  • 商道之源

    4月20日,雨。 阅读书目: 《中国商道》。 作者:翟玉忠,是北京大学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上海交大海外教...

  • “道”之源头

    “道”的思想并不是从老子开始的,老子的最大贡献是用“道”这个字继承、丰富并发展了“道”的思想内涵。“道”的思想源头...

  • 道德思辨——道之极,道之源

    用了许多时间对道德经写注释,曾美其名曰诠释。写完之后却发现依旧不明白道是什么。期间听过也看过许多人对道字的评论和观...

  • 读《商道》,何谓商道?

    “财上平如水、人中直似衡”, 这句话出自韩国作家崔仁浩的小说《商道》,大意是说,财富要像水一样,流水不腐...

  • 《商道》

    鲁鲁——2297 这是一部韩国小说,主要描绘了十九世纪初朝鲜巨商林尚沃真实神秘传奇的一生,讲述他从一个卑微的杂货店...

  • 商道

    b、什么叫生意? “生”就是陌生, “意”就是满意, 把陌生的人服务到满意 就能达成“生意”! 让别人满意, 我们...

  • 商道

    太阳花:“别把生意理解为挣钱,其实生意的本初乃是分享,把好的东西分享给有需要的人或有缘之人,赢取合理的服务费用,秉...

  • 商道

  • 商道

    1、帮人不一定有错,重要的是方法。 2、遇事不可慌乱,要镇定面对,想出解决方案。 3、看清事情的严重性不可以盲目相...

  • 商道

    根据自已经商多年经验,文明经商,礼貌待人,童廋无欺,不坑客不宰客诚信为本。我店名诚信商店。 手机充电数据线不能用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商道之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utkg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