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以前读了很多关于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理论方面的书,但是那些理论性文字读得脑袋胀痛,并且读的时候不容易进去,不容易共情,也不容易深入理解,并且非常的累。想要从其中找到解决自己心理方面的问题,却每每读着读着就放弃了,因为知道自己做不好。
《都怪弗洛伊德》这本书就太好了,作者用小说的方式展开爱情方面的问题和困扰,用人物的活动、用人物真实的感情生活,完美的构造了很现实的社会问题,很容易代入想象,并且能够切身体会人物角色所处的状态、面临的挣扎以及不得已的苦衷。
首先《都怪弗洛伊德》这本书的结构真的很好,简单直接,并没有用一些复杂的语句,每个章节就是人物名字。外国人的作品起名字都很简明,像许多电影名称也是如此,就是直接用人物的名字来代替。不像中国的许多作品,名字都取得特别隐喻或者不易理解。都不像《都怪弗洛伊德》中的章节标题,直接人名,然后把人物的动作状态、环境和内心都进行表达,每个章节都不长,但却真切的能体验出人物角色的当下,她在那个当下的活动和内心变化,作者的写作手法别开生命,特别的生动灵活,直接,直接,还是直接。但是正的把握得特别准确,特别到位。
其实人物关系慢慢读下去就理出来了。弗朗切斯科是个50岁的单亲爸爸+心理专家,他的角色是这个故事中的重要载体,因为要借助他的观察,找到其它人物的爱情方面的问题及解决答案了。而且,弗朗切斯科擅长处理他人感情危机,那么他在这些危机中的表现和解决之道,是读者最期待的部分。然而,如同“医不自治”这个原理一样,弗朗切斯科自己却深陷单恋困境,也可能是在他的情绪影响或者家庭模式影响之下,令他的三个女儿的情感之路也特别不顺。
所以《都怪弗洛伊德》中从开篇就开始跳出来的人名:萨拉、玛尔塔、埃玛都是弗朗切斯科的女儿。我从以往的一些心理方面的著作也读到,一个人的家庭模式具有遗传性。你的原生家庭在你身上的投影是很深刻的,有时候虽然表现得并不是太明显,但是你真确的活在那样的宿命中。
网络上和当下的下很多作品都在讨论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然后许多专家直接坦言,你父母的家庭模式、感情经历,势必影响着你。你的思维模式,看待感情问题的眼光和处理这类问题的手段、方法、以及情绪,一切的外化的因素都有着固有的天然的限制,这是你的悲哀,但是也许别无选择。
其实很多人都很难真的做到突破自己。
那些能够真的做到突破自己的人都是个性特别强大,硬生生让自己的人生转弯转变,然后突破了人性的限制,跳出了固有的宿命,过上了自己意想不到的生活,获得了更大的人生成功。
但是这样的人并不能代表大多数。我们这些大多数人,都是普通又普通的一群人,穷其一生,也许都没有弄明白自己的人生目的,以及感情上的问题。不知道自己曾经多么糟糕,多么错误,又多么蠢。请输入图片描述
萨拉,30岁。玛尔塔,29岁。埃玛,18岁。
这三个女性,感情问题都够突出啊。首先是萨拉,在她决定嫁给朱迪时,朱迪却突然消失。她的爱情失利了,然而她要寻找到的完美的爱情对象,似乎是更加困难了。
而确9岁的玛尔塔,总是爱上一些不正常的人,不知道她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因为这次,她爱上了一个偷书贼,他很迷人,不过,他又聋又哑……对了,玛尔塔是一个书商,她的视角有一定的局限,但是她的选择真的很让家人们痛苦啊。
而埃玛只有18岁,一个聪明活泼的学生,爱上了一名建筑师。我们是不是应该为她美好的未来鼓掌呢?可是她爱的那个人,那个她眼里几乎完美无瑕的那个人,已经50岁了,并且也早已为人夫……
你看,她们的爱情都生了病。
应该不是因为她们的父亲弗朗切斯科是个心理学专家。
但是肯定跟弗朗切斯科有关,跟这个原生家庭有关吧。
《都怪弗洛伊德》是一本充满了连续反转的故事,全景展现了弗朗切斯科一家四口的爱情亲情故事,读来很有代入感,你真切的感受到这一家子里面,三个女儿和爸爸的情感状态以及他们生着病的爱情故事。故事和人物用一个家庭的模式来展开,特别的融洽,也特别的真实,情节开展的特别好,特别跳脱,读来丝丝入扣的感觉。作者特别有大智慧,译者的翻译也特别准确到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