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描述一下需求:将要举办一次线下的玩家见面会活动,需要用户在平台的报名页中进行报名,活动方根据用户在平台的活跃度进行筛选,确定最终的名单。
思考点一:对需求合理性的甄别
运营提出要让用户点击“报名”,先回答三道问题,都回答正确后,才可以填写报名信息,完成报名。
我接到这个需求后,直接开始上手做——画答题框、画报名信息页,却被导师质疑,”为什么需求中,一定要让用户先回答问题?回答问题能起到筛选的作用吗?是先回答问题再填信息,还是先填信息再回答问题?……”
就此,我们(主要是我导师)和运营需求方争论了好久,运营的理由有两点:
1、答题目的主要是宣传:第三道的业务题是和我们互联网产品相关的,可以通过这道题宣传我们的产品有哪些功能。
2、其次是筛选:如果用户连回答这三道简单题目的代价都不愿意付出,那肯定没有强烈的欲望参加我们的线下活动。我们不要这种不忠诚的用户。
对于第一点,我是持认可态度的,但是既然要宣传,为何不三道题都设置成业务题?
对于第二点,我导师认为,三道题过于简单,起不到任何的筛选作用,(这点我认同);
并且,应该让用户先填报名信息,再回答问题,他的理由依据了设计通用原则里的一条:“人们对越付出努力得到的东西越珍惜”,也就是说,如果用户已经完成了“填报名信息”这个成本比较高的任务,就会更有坚持的动力完成剩下需要的任务(回答问题)。
但我其实并不认同,“填写报名信息”在一般用户的认知里,即表示将要完成了报名,可如果此时再提示让他回答问题,就会给用户一种欺骗感。虽然导师之后也举出了很多例子,可是还是不能说服大家,最后也“妥协”了。哈哈。
综上,我们都认为运营的需求,其实既没有达到“宣传”的目的,也没有达到“筛选”的目的。
思考点二:将流程合理的分布到界面之中
这一点是我近期觉得在设计实践中都比较难把控的(另一个设计任务:信息流语言切换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
初稿的h5页面中,我在流程的第一个页面中央放置了第一题的答题框,然后在第二屏中展示了活动内容介绍,接下来是活动规则等信息。
我以为,既然是答题,那就优先让首屏只展示题目内容,毕竟”让用户在第一时间聚焦核心内容“嘛,然后把介绍、规则放在后面,其实他们也能看到。
不过还是遭到了否定,对于运营类设计,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引导的过程,先让用户了解、感兴趣,再让他执行任务(这个在导师举的游戏中心”收藏“按钮设计案例也提到过),一上来就让人家答题,未免太过突兀。
因此之后的设计改为,将活动介绍展示在首屏,答题入口改为一个”页面始终置底“的悬浮栏,用户在浏览内容、规则这些时可以随时点击参与答题,本质上其实相当于把它的层级又提高了一级,也更加符合一个人的思维和行为习惯。
收获点一:学会质疑需求,下意识的问“为什么”、“这样能解决什么问题”。
这也是导师反复跟我强调需求分析最核心的两点。可惜我现在就算知道,也不知道该怎么问需求方,或者轻易的就被说服了,看来还是功力不够。。。
收获点二:其他人提出的永远只是建议,要有自己辨别对错的能力。
设计过程中,其实导师对于答题框的样式给我找了一个参考,我觉得,那就照着他这个做吧,可是做着做着,我发现我连自己都说服不了自己为什要这么做,可是因为是导师选择的样式,又是成熟的竞品,始终还是保持犹豫。于是我又去“烦”导师,觉得这样不好,讲了自己的想法后,发现其实是他当时没有完全理解实际情况,所以我的想法是对的。。。
我觉得这个“辨别对错”本质上还是要回归一点:找参考,抄别人是可以,但是要思考,为什么有的人要这么做,有的人却要那么做。明白了别人为什么要这么做,才能判断他的情况是不是和我的情况一样,才能确定要用哪一种方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