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古人如何抗疫?不一定科学却值得借鉴

古人如何抗疫?不一定科学却值得借鉴

作者: 橘生淮南3602 | 来源:发表于2020-03-15 17:02 被阅读0次

近日,国内疫情进一步好转,一些省份也宣布了中小学开学时间,疫情结束指日可待。

而中国是疫情爆发的第一阶段,作为一个拥有上下五千年历史的国家,中国迅速采取了有力且科学的举措,给世界各国树立了榜样。那么在中国古代,缺乏先进医疗技术的古人是如何抗击疫情的呢。

疫情在古籍中早有记载

早在殷墟甲骨文中就有疥、疟等文字的记载。《周礼》记载:“疾医掌养万民之疾病,四时皆有疠疾。”《吕氏春秋》记载:“季春行夏令,则民多疾疫。”

正常情况下,疫病往往是战争和动乱的产物,社会动荡不安,战乱不停,都会导致疫情的产生,疫情往往也会维持很长时间。如东汉末年,汉灵帝刘宏在位时瘟疫频发,171年、175年、182年、185年,连续瘟疫大流行。

同样,政治清明,海晏河清也不可避免疫情的发生,但只要采取合适的举措,就能把危害控制在比较小的范围内。譬如唐太宗在位时期,有六次记载的瘟疫(具体可查看《唐书》卷三十六),但由于政府实行的举措得当,疫情也往往在一两个州之间流行。

古人在与瘟疫的长久斗争之中,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措施,大多可能收效甚微,但也不乏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就算在今天,也值得借鉴。那么古人的方法有哪些呢?

巫术与方术

巫术在中国社会早期有着崇高的地位,属于最古老的科学与神秘学,对人类而言有很大的进步意义。巫医就是当时的神医,代表了当时医学的巅峰。最久远的时代就用巫术来治疗瘟疫,现今已经不能考究其具体内容,只在马王堆汉墓中发现了一些线索。

方术不完全等于巫术,但是在一些形式上可以说完全相同。东汉末年,就有一些方士以方术救人。同时张角、张梁、张宝也借疫情流行,发动了黄巾起义。

隔离传染源

无论以前还是今天,隔离传染源都是行之有效的措施。夏商周时期就已经有了隔离传染源的思想。秦汉时期,就已经有了将麻风病人集中收治隔离的举措。宋神宗八年,疫情在杭州流行,当时的大文豪苏轼就在杭州建立了很多病房,就是简陋的隔离病房。对于大规模传染病,也采取了类似武汉封城的举措。

开仓放粮,救济灾民

历朝历代的瘟疫,往往导致人口大量减少,许多的耕地得不到耕种。对于这些灾民来说,自己的口粮都没法保证,更不要说向国家交粮纳税了。而且瘟疫通常和自然灾害结伴而来,造成农业收成下降甚至绝收。很多平民死亡的原因并不是瘟疫而是饥饿。因此减免赋税对防治瘟疫带来的伤害有积极作用。

《后汉书》记载:染上疫疾之家,一年可以不交租。

官派遣医师下乡诊治

疫情爆发之际,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救治,那就只有死路一条。因此封建政府的官员们就派出医生带着药品下乡巡视,给百姓最及时的救治。

无论是过去还是今天,中国都有能力战胜疫情,历史告诉我们,中国是一个有担当的大国,有战胜疫情的决心和勇气,希望疫情早日结束。向所有在一线抗击疫情的白衣天使致敬!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古人如何抗疫?不一定科学却值得借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uxye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