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是我们学生时代的回忆,每个人都能背上几首。唐诗与宋词也是唐代和宋代极有代表性的社会主流文化,它们真实反映了国家的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精神追求。中国武术作为中国的国术,在不同时代都有着不同的社会使命。那么中国武术在唐诗宋词中有什么特殊的使命呢?我们将从显性和隐形两个方面进行剖析。
谈到唐诗,我们很熟悉的会想到两个熟悉的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李白和杜甫。唐诗盛行的年代正好是中国封建社会最为鼎盛的时期,国家统一,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们对现实生活充满了希望。在这个时期,国家实行科举制,知识分子渴望建功立业、功成名就,所以在盛唐的诗歌中充满了青春、自由和欢乐的气氛。同时,国家逐渐统一,南北方文化开始交流融合,进而在唐诗中不仅有南方的精致,也有北方的雄浑。虽然唐诗风格多样,但是都体现了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盛唐之音”。唐诗、书法以及艺术都反映了世俗知识分子的时代精神。李白和杜甫相差十一岁,代表了两种不同风格的诗歌,这是为什么呢?李白的诗歌风格形成处于大唐最为辉煌的年代,特点主要是以抒发个人情怀为中心,表达对自由人生的渴望与追求,属于盛唐之音。相对而言,杜甫诗歌的主导风格,是在安史之乱后形成的。安史之乱,是指755年安禄山、史思明发动的叛乱作为起点,延续了8年之久,史学家都认为这是唐帝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所以,盛唐时代的那种充满自信、富于浪漫色彩的诗歌情调,到了杜甫这里便戛然而止,杜甫的诗是开始关切政治和民生疾苦、重视写实。
介绍完唐诗,我们继续谈谈宋词。词是如何产生的呢?其实,最早的词是文人写给歌伎传唱的曲子,后来就形成了长短不齐的固定句式,可以对景物进行细致的描述,表达复杂的心境。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以境界为最上。”境界是什么呢?就是一种真景物,真感情,体现了一种胸怀和心境。很多流传千古的好词,都是借助于其他事物,委婉含蓄地表达情感。
例如有个诗人名叫韦庄,喜欢借用美人来表达情感,他通过写美人思念离别,以此来哀悼唐朝的灭亡。辛弃疾则喜欢用历史典故来表达个人的志向。比如,他不是直白地说我要收复失地,而是十分巧妙地用“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这样的诗句来表达。北宋时期,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对外贸易繁荣,社会相对稳定,科举制的大规模推行,使得地主阶级在社会中的地位相对稳固。于是,地主知识分子们开始享受生活,时代的精神不在于建功立业,而在于关注生活,不强调世间万物,而关注个人心境。
显性分析,在唐诗中,首先,中国武术出场是以剑作为代表。李白爱剑,携带一把龙泉剑出游,仗剑走天涯,在他的诗中也有很多写到剑:“金羁络骏马,锦带横龙泉;万里横戈探虎穴,三杯拔剑出龙泉;龙泉解锦带,为尔倾千觞;宁知草间人,腰下有龙泉”。剑成为了诗人创作的备选材料。其次,现今,大部分认为武举制产生于唐朝,唐朝继承了隋朝的制度,仍然采用科举选才,公元702年,武则天首创武举制,开启了武举制,以武选才。因此,中国武术在此时期成为了攀登政治的阶梯。在宋词中,中国武术出场是以扇子为代表,扇子在中国武术中,属于一种武器,而且有专门的学名叫功夫扇。例如宋代李石的作品《扇子诗》是取于扇子上的图案作为创作的源泉。同时,在《全宋词》中还提到了武术组织、武术功法、武舞。
隐形分析,在唐诗中,中国武术作为人们追求实现“文武双全”的人生目标,用作佩剑来象征自己的特殊身份,诗仙以剑寓志,剑象征着人的一种政治志向。在宋词中,中国武术成为认为对“侠义”的精神追求,传统武德思想也渗透在词中。
诚然,中国武术在唐诗宋词中的特殊使命,使它在其中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结合显性分析和隐性分析,中国武术中的武侠、武德、武器、武术组织、武舞、功法散落在唐诗宋词中,其主要原因应当归因于儒学思想始终贯穿在中国文学艺术中,由显性到隐形,我们目睹了中国武术在不同时期从“台前”走向“幕后”的使命转型。除此之外,还有更为重要的是中国武术的审美境界,不论是盛唐之音,还是宋词的意境,其实都在传递着当时人们的胸怀和心境,这与中国武术传递给人的文化教化作用是息息相关的。在唐朝兴盛的背景下,唐诗充满了青春、自由和欢乐的美感,安史之乱后,这种美感被工整、规范、凝重的美感所取代。宋词则讲究境界,也就是要表现一种胸怀和思想。唐诗宋词中中国武术的元素也随着这种变化发生变化。总之,中国武术的审美境界的高低决定了它在唐诗宋词中的不同地位,这种审美境界的变化与时代背景的变化有直接关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