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学习笔记:换算思维

学习笔记:换算思维

作者: 易衡养生 | 来源:发表于2019-02-26 05:51 被阅读17次

今天早上开始,进入换算思维的探讨。

前面第1~5天分享的是逆推思维逆推思维你弄懂了,

你就能够学会布局,学会设计销售流程,然后用分解思维把所学的东西分角落地,当然这是需要演练的。

中国有一个成语,叫老谋深算,百度词典解释的词义是周密的筹划,深远的打算,形容人办事精明老练。

实际上那个词义解释的应该的深谋远虑这个词才对。

我理解的老谋深算:谋,布局;算,换算,就是逆推布局,精于换算,老谋深算,早就布好局,算明白了。

接下来的一周时间,我们分享的主题就是换算思维。

弄懂换算思维,才能把逆推思维用出来,

还有明天分享的送礼思维你才能用出来,

否则尽管你也知道逆推思维和送礼思维的重要性,但你总是找不到发力点。

心理学有一个著名的“冰山理论”,

事物呈现给我们的,往往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最大头的部分通常被掩盖了。

要学会培养对隐藏世界的洞察能力。

一旦你弄懂换算思维,你就能看清一切模式背后隐藏的秘密,同时也能找到运用这种思维的发力点。


首先请各位总裁思考一个问题,有钱人跟没钱人的真正区别是什么?

无论什么时候,赚钱的人终究是赚钱的,不赚钱的人,无论什么原因,都是不赚钱的,失败的原因太多了,

实际上真相和你就是一层窗户纸的距离,可是这层窗户纸终究很多人找不到捅破他的方法了.

现在跟你披露有钱人和没钱人的真正区别是什么!

只有思维模式的不同而已!

只有思维模式的不同而已!

只有思维模式的不同而已!

重要的事说三遍!

口袋里有一个亿的人,和口袋里有10块钱的人,区别在哪里?其实就在于思维模式。

思维模式不同,就决定了格局和眼界的不同,

其实你只要学会基本的换算技巧就行了。

这就是有钱人掘金的另一面——很多人看不到,也想不到的真相。

说到底,什么是换算思维?

换算、换算,无非就是计算你拿出什么?拿出多少?来作为投入,

以得到更大的收获和成果。

换算之精妙,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换算之道,在于“换”,更在于“算”

只有你“算”明白了,你才敢去“换”,才敢去投入,才敢去“送”,才舍得“送”!

“换”“算”,得失在心间,对所有的投入和产出都有足够的计算和预期。

如果哪一天你能够深谙此道,绝对可以无往不利,在没有什么所谓的“困难”和“难事”了。

但是运用换算思维最大的绊脚石就是成本思维。

我理解的成本思维包括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有时候我们计算盈亏的时候,用不同的摊销计算方式,就会得到完全不同的结果,我不懂财务,有些东西我也整不明白,所以这些内容我也不能摊开了细讲

按照我的理解,我把成本思维分成金钱成本,时间成本,精力成本,试错成本,信用成本,机会成本,

单件成本=总投入/总产出,这是一直以来成本思维,100多年来,这种思维已经根深蒂固,而忽略了其他隐性成本。

一说到交换,大部分人本能想到的就是以金钱为媒介的交换:买卖商品,买卖服务等等。但是除了金钱以外,我们的生活中其实还隐藏着大量的隐性成本。

大部分生活中的不如意,其实就是因为没有看清这些隐性成本。而在我眼里,这些隐性成本其实都要比金钱更有价值。

举例来说,很多人都会忽视最昂贵的成本——时间成本。

我看到了太多人在肆意挥霍这么宝贵的时间成本。比如在交通工具的选择上,一味地追求廉价,而不考虑途中耽误的时间。

在当前很多大城市,高铁比飞机有效率,飞机经常晚点误时,我最多一次在机场滞留5个小时,在高铁路上还是可以处理一些在线事务的。

在深圳呆了很多年,高峰时段地铁很可能比出租有效率;出租往往比自己开车有效率,因为你可以在堵车的时候处理一些信息,回复什么的,而不是全神贯注的跟前后车较劲,更不用花10几分钟去找停车位。

花很多时间去赚一点小便宜,也是没有计算时间成本的典型范例。

正确的成本思维,应该是看到选择背后的取舍,以及紧随而至的收益或损失。

就个人创业而言,最快的来钱方法一定是用钱生钱,去砸广告,做付费流量。

如果你玩过付费的引流或者成交的话,我敢打赌,这一辈子你都不会去玩免费的,太消耗时间跟精力了;

付费打广告或者付费推广,引流就是用钱生钱的另一种方式,但这里面的学问可大去了,稍有不慎会让你的钱在指缝间溜走。

广告业界有一个像“歌德巴赫猜想”一样的难题,它是由著名广告大师约翰·沃纳梅克提出的:我知道我的广告费有一半浪费了,但遗憾的是,我不知道是哪一半被浪费了。

这个问题自从被提出以后,就一直困扰着所有的广告人士。

广告意味着金钱投入,投入必然与产出发生关联。创业者关心的是金钱的投入能否产生相应的回报!

但不管怎样,多数创业者期望投入一块钱能够换取三块钱、五块钱甚至更多。

希望把满天撒网的广告变成一种精确的目标广告,从而实现“每一个子弹消灭一个敌人”的目的,只有这样,广告费才“有钱花到刀刃上”。

无数的广告人为之前仆后继的寻找:是什么浪费了“那一半广告费”?

经过近百年的摸索,没有人找到答案,但是有一个人找到了一种换算公式,最大限度接近这个答案。

这个答案就是:1 = 3的财富公式

如果你读过一本书《12个月的百万富翁》,是合赢岛2012年翻译出来的一本书,作者文森特,这是他唯一的一本著作,

文森特是杰亚布拉罕的学生,不到三十岁年收入就超过美国多个CEO的收入总和,

仅仅靠一支笔、一张纸、一瓶小药片,帮助28岁的文森特在2年内赚到了1亿美金。

其实,文森特的方法简单而高效,你可以马上即学即用,只要你学会换算思维。

文森特是如何做到的呢,核心的思维模式就两个字:换算


他通过测试发现了一个财富公式。文森特是怎么测试的呢?

他首先买到购买过类似产品的9000名名单。分为三组,每组3000名。

计算出每一封信的成本是0.6美元,3000封就是1800美元成本。必须有30个订单才能持平,保住成本。

然后写了三份不同的促销文案信各自发出3000封。

第一组10份订单亏本,第二组15份订单亏本,第三组30份订单持平

然后将第三组文案进一步优化,大规模发信,平均可得到2%的回应。

再计算出重复购买(终身价值),发现每名顾客在6个月平均购买4.4瓶。这样,扣除开销,每名顾客在6个月贡献180美元,那么:1000封信20名×180=3600美元-成本600美元,得出1000封信赚3000美元。

也就是通过换算得出的结果是:每寄一封信可赚3美元。

这就是换算得出的财富公式:1=3的盈利公式。这个公式在数学上是不成立的,只有经过换算的人才懂得其中奥秘。

一旦换算得出结论,后面就容易了,大规模复制,财富就会奔涌而来。

总结:创造财富就是由0~100的过程。

由0~1是最困难的,一旦换算出你自己的财富公式1=3,后面由1~100就很容易了。以后会给你分享110法则,1111理论,你就知道源源不断的客户和财富从何而来了。

总裁,请记住这个换算财富公式,后面的很多案例都是由此延伸而来。

现在分享的换算思维模式——永远不缺客户的换算思维

用换算思维来开发客户是最快的方法,以单笔销售的毛利作为出发点,依照成交率计算出吸引目标客户的成本,并以此成本为参照,选择和打造获取目际客户进店的引流产品。


什么意思呢?

假设,你的产品,卖出去一个,你可以得到1000元的利润;

那你就将这1000元的利润进行拆分,假设分为50元一份,则可分为20份。

寻找与产品相关的礼品,成本价为50元的(可以包装出价值100元或者200元的礼品)

将这20份礼品赠送给你的“意向客户”。

假设这20个“意向客户”中,有一个意向客户买了你的产品,那么,是不是就已经“不亏”?

如果,你的成交率可以达到50%,那20个意向客户,你是不是可以成交10个?

按刚才说的,20个成交1个就已经不亏了,那成交10个是不是赚翻了?

你如果把上面这些数字的关系理清楚,想明白,你就真正学会通过换算得出开发新客户的成本的方法,你就敢免费送,舍得送,你在起点就超过其他商家。

你如果把上面这些数字的关系理清楚,想明白,你就真正学会通过换算得出开发新客户的成本的方法,你就敢免费送,舍得送,你在起点就超过其他商家。

只有懂得换算思维,你就会明白为什么有些商家看似在做亏本的生意,其实这些商家才是真正的生意人,通过换算思维来获取客户是最有效、最快的策略和手段,


下面通过几个案例来充分理解突破成本思维的局限,运用换算思维的不同结果

懂得换算思维让你看事物更有穿透力

有些人在做各种慈善,付出,舍得,他们真的是都拥有那种心胸和情怀吗?

我观察过很多周围的人,从亿万富翁到普通人,其中有很多聪明人,但真正生活中游刃有余的恰恰不是那些聪明人, 反而是那些看上去很愚钝的人,

但我知道这些看上去很愚钝的人是真正有智慧的人,他们很善于付出,懂得感恩,具有舍得精神,


而事实上,就是这样的人,生活非常富足,人际关系很好,一呼有应,说白了,这些人都是懂得换算思维的人,他也许不信神,但信自己的换算结果,清楚知道自己的付出能带来更多,更大的回报,无需等到来世,而是现世报。

包括你在商界看到那些表面上不赚钱的傻瓜,实际上都是懂得换算思维的高手,前端不赚钱,后端赚钱,开始吃亏,后面赚得盆满钵满。

微信朋友圈流传一个文章,

《只拿六分:精明的最高境界是厚道》,

你可以百度搜一下,大意如下:

一位破产的商人。短短几年内,他的资产就突飞猛进到一亿元,创造了一个商业神话。

有很多记者追问他东山再起的秘诀,他只透露四个字:只拿六分。

这位建筑商就是台北全盛房地产开发公司董事长林正家。

他说,这就是一百亿的起点。


个段子流传很广,但他在商界真正成功的原因是厚道吗,如果就这么简单,看过的人都可以按照这种厚道的精神去做就好了,为什么绝大多数人做不到呢?

说白了,就是不会算,不会换算,如果他真的算明白了,不要说厚道,不要说吃亏,他自己就主动去做了,这是介于换算明白之后的驱动力。

经商做生意,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盈利,亏本生意没人愿意做,中国过去商场上有句话:“杀头的生意有人作,赔钱的生意没有人作。”只要有钱赚他敢冒险,不怕杀头;如果不赚钱要赔本,绝对没人会干的

然而,就有这么一些精明的商人,专门从“赔钱”中赚钱,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些做“赔钱”生意的人不仅没有赔本,反而大赚特赚

日本松户市有一家创意药局,老板名叫松本,他的经营策略就是从赔钱中赚钱

松本先生曾将当时售价200元的膏药以80元卖出。由于80元的价格实在太便宜了,所以创意药局连日生意兴隆,门庭若市

由于他以赔钱的方式销售膏药,所以这种膏药买的人越来越多,其赤字也越变越大

但事实上,整个药局的经营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盈余。因为前来购买膏药的人,几乎都会顺便买些其他常规药品,这些药品当然是有利可图的

靠着其他药品的盈利,不但弥补了膏药的亏损,同时也使创意药局的生意做得有声有色,大大提高了药局的知名度

这是突破成本思维设限的例子

京东就是这种模式,

赔钱式的营销模式,需要具备换算思维,否则根本不会玩,不敢玩这个高级营销模式。

比如京东就是深谙换算思维的人,他在前面搭几百元获取一个客户,只要能够出单。他们赔越多,卖越多。他们越高兴。

为什么?因为他们的交易额越多,他们的上市公司的市值越高。

对于所有营销商家来说,全世界最难的事情,就是卖产品。为此绞尽脑汁,竞争白热化,在红海之中厮杀。

但懂得换算思维的高手来说,他们想的是,只能够是平本,或者赔钱的卖。

因为他们只要把对于他们最难的这个环节,就是卖货的事情给搞定了。哪怕是不赚钱。或者倒贴一点钱进去。他们都非常乐意,因为他们后端可以出的牌非常多。

这个是换算思维的核心。如果你能弄明白上面这句话,价值100万。

如果会换算,你就能做出一般人不敢玩的动作

当初360杀毒免费出来的时候,也是懂得换算思维才能做出来的行动。

如果你是周鸿祎,你会有这个魄力吗,看不懂才觉得是魄力,看懂了才知道这盘棋的下的周期有多长,赚钱有多高明。


很多赚钱的生意,你根本就看不出来他是怎么赚钱的,你明明看到他这个生意不赚钱,他就赚了钱,就是让你看不透、看不明白,

因为这样的高手都是通过运作几个公司来配合赚钱的,有的公司是为了吸引现金流的,有的公司是为了打造影响力的,有的公司是为了做人气的,有的公司是为了把资金杠杆放大的,几个公司配合来做一个生意,所以说你根本不知道他哪个公司赚钱。

懂得换算思维的高手最善于布局,他可以通过一个公司进行平本,或者赔钱卖,把同行的客户数据都挖掘过来,导入到另一个公司赚钱,几个公司彼此扶持、彼此的支撑,就使得他这个生意别人根本就攻不破,也了解不透。

在懂得换算思维的高手面前,你根本没有竞争力,会被挤压的没有一点利润空间,

电视剧《天道》看到最后你会了解剧中主角丁元英用城市链布局的手法,让强大的竞争对手只能选择破产和选择合作,没有第三条出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习笔记:换算思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uzi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