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拆书帮青岛五月风分舵投稿
13/30 《学会提问》写作前梳理框架

13/30 《学会提问》写作前梳理框架

作者: 阳光蝈蝈 | 来源:发表于2018-11-02 19:37 被阅读14次

拆页选自《学会提问》,这本书是批判性思维领域的“圣经”,权威大师之作!30年畅销不衰的经典!

R(原文片段):

轮到你自己写时,可得吸取教训

你有没有在阅读同学的文章时这样思忖:“所以呢,嗯,这家伙到底要说什么?”当然,你有个模模糊糊的概念,这位同学在谈Ticketmaster票务公司收费高得离谱时显得有点别有用心,但你所得出的也仅仅是个模糊的概念而已。当我们写文章时,我们常以为自己的意思表达得清清楚楚、一览无余,毕竟我们的论述对自己而言是最清楚不过了。可惜对我们而言明明白白的东西读者理解起来却有几道门槛需要跨越。读者无法听到我们内心的真实想法,我们许多隐藏的看法他们也无法看透。他们不知道我们的价值观和背景,对我们的研究过程或构思腹稿也一无所知。他们所有的就只是摆在他们面前的纸张或是屏幕。因为这个原因,我们建议你一定要下工夫将自己的意思表达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在我们为你提供写作建议的过程中,你应该期望我们一再强调这点。批判性思维一个最大的障碍就是无法建立起沟通的桥梁。

写作之前先将论题的范围尽量缩小

从中学的作文课开始,老师一定经常教你不要急于草草动手写文章,最好先花时间将你的思绪整理一下列出个条理来。也许你已经掌握了很多不同的写作准备技巧,例如“头脑风暴”“上网搜索”或是“自由发挥”等。也许你把这些建议很当一回事,但是对很多人来说,我们怀疑拿到一个题目动笔就写还是太有诱惑力了。某些人就喜欢一边想一边写的蛮干作风。

不管你写作前的准备方法是埋头苦想还是即兴发挥,我们还是强烈建议你在一头扎进写作前最好花点时间确定一下你的论题。有没有一个清楚明确的论题,通常是区别作家成熟不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

I(重述原文):

What 这个片段讲的是写文章时,最好在投入写作前花点时间确定论题,范围不易过大,花时间整理思路。

Why为了让读者如我们想呈现的那样清楚、明白的理解文章所想表达的意思,毕竟读者不知道我们的价值观和背景,对研究的过程或者构思腹稿一无所知。作者很明白的东西如果没有仔细梳理,读者理解起来是有几道门槛要跨越的。

How

1 不要急于草草动手写文章

2最好不要一边想一边写,写之前花时间将思绪整理条理

3 全力投入书写之前确定论题

A1(激活经验)

我在过去分享了库伯学习圈这个知识点,整个的学习力课程,赵老师的话“个人成长70%来自以往的经验”振聋发聩。利用“前因后果适用边界”追问和反思经验这个知识点是我记忆最深刻的。

写作的过程,就选择了这个知识点,毕竟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如何追问反思。

知识点是自成体系的,当时就是看了赵老师的书记录下来了。

首先提出了大家的痛点,成长速度不同,然后就是引出库伯学习圈,这样一个闭环,我们利用好用的工具即可实现,然后引出便签法,三张便签分别记录的内容是自己的问题或经验A1,追问后的问题I,规划应用A2。最后采用具体实例演示使用流程。

A2(规划运用)

学习力课程,我想讲授的是拆书法在高效学习中的应用,想讲给我的学生。他们平时要学习很多的课业知识,还想发展课余爱好,还想多读一些书。如何能够兼顾这些呢?拆书法中对于不同类型的书有不同的学习方法,针对知识类、致用类、小说等书籍有不同的方式来学。运用便签法可以建立知识体系高效掌握老师讲授的知识,对于致用类书籍,规划应用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对于小说类书籍,可以开阔眼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3/30 《学会提问》写作前梳理框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vac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