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朋友圈的一篇文章《一个家庭的悲剧,是从不好好说话开始的》,引起了我心中难以平复的泛滥情绪。午休的睡意全无,心中涌现了许多想要说的话,不说憋得慌,既然有人提到了这样的话题,既然已经引出了我心中的共鸣,今天就一吐为快。
不好好说话,深受语言伤害的人表示有深切的感受。被骂道割腕自杀是什么样的感触,被骂道到想要砍掉自己的手是什么样的感触,来自家庭的语言伤害就是披着羊皮的狼。不好好说话的父母亲们总是带着“为了你好,因为爱你才这样对你”的帽子做幌子,来随意的发泄他们自己的坏情绪以及从外界受到的压抑,其实很多孩子扮演了不好好说话的父母的私人情绪垃圾桶,他们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一吐为快。语言暴力,这种看不见的无形的伤害总不会引起他们的注意与反思。
大学舍友评价我是既冷漠又冷酷,总是平静的跟一滩死水一样,没有一点情绪起伏。其实事实根本不是这样,只不过是从小在语言暴力的环境中,已经很习惯很自然的用沉默来应对周遭的一切。尽管我的内心热情满满,渴望拥抱,渴望人群;尽管别人对我好点我就在内心手足无措牢牢记住;尽管我内心有很多想法与看法,却很少表达,更多的是附和;尽管我内心已经风起云涌,表面依然会恬淡如水。看完这篇文章,想想自己的经历与别人的评价,好像确实是受到了语言暴力的影响。
初次见我母亲,是在我5岁那年,当时的我还不懂我跟她之间有什么联系,对她全然一副“我在别人家做客”的腼腆模样。只接触了一个月,我便惹得她对我横眉冷对,以至于在以后十几年的成长之路中,整天在我耳边念叨“真后悔没把这么个东西送别人”。直到后来我中考,在我们的小地方还算考得不错,一下子名声大噪,亲戚邻居都赞不绝口的对我妈说“幸亏当时没有送人,原来还是个人才”,从那以后,我妈才很少表示遗憾没把我送人了。
记得有次,大概是我上初中吧,我妈,她叫我洗衣服,恰巧就来了一群三姑六婆跟她一块闲聊。于是就有了这样的场面,我妈和三姑六婆围成一圈,看马戏团猴子似得,看着在一旁洗着全家一大盆衣服的我。她数落我“笨的什么事都干不了,衣服也不会洗”,三姑六婆们一块附和着,“是呀,洗衣粉舍不得放么”,“怎么这么细,水也舍不得放”,“这姑凉,洗衣服怎么这么洗,手反着来”。我妈数落得正到高兴处,我的眼泪憋在眼眶里,双手使劲的搓着衣服,手搓破了,血流了出来,搓过来的衣服一沾,没了,又流,衣服又沾,直到我洗完衣服,离开他们的视线,我妈才善罢甘休。当时心里对我的亲妈,真的是狠。
来自亲妈的伤害,胜过后妈。有时她的语言,字字如尖刀戳在你的心上,让你觉得似乎只有死才对得起她。有那么一次,我心情愉快的切着土豆丝,我妈从外面转悠玩回来了,看见我开口就一阵嫌弃的数落:“你把那么点土豆能不能切快点,做什么事都那么墨迹……”,听着她超大肺活量吐出不停歇的连环炮弹,又无理无据只图自己嘴爽的言语,我心情变沉,然后变成忍耐,1分钟后就变成了气愤。我喘着粗气,盯着自己的手腕,真想一刀子砍下去,气愤至极,尖叫一声,最后一刀子深深的扎在了案板上。
这两点事只是生活中她的常态。这样的语言暴力经常发生,以前我跟同学吐槽过,表示我真的不喜欢她,当时我同学很反感的看了我一眼,“你这样说你妈,她知道么”,我愣了一下,意识到这种语言暴力,并不是很多人能理解。在不了解的人眼里,你不是受害者,你只是不懂事、不懂感恩,太过矫情脆弱等等。吐糟自己的亲妈,似乎就是做孩子的不是,古训只讲究孝为先,却不曾对为人父母的有任何道德约束。
几米说:小孩宁愿被仙人掌刺伤,也不愿听见大人对他的冷嘲热讽。这种感觉好比我跟我妈之间经常发生的对话,我妈:“你现在应该感到很幸福,要是当初把你送给山里人,吃不起也穿不起”,我回答她“你把我送山里人,我会比现在幸福”。身体上的伤会好,心理上的伤很难痊愈。物质条件差,可以过得开心,精神条件差,或许活下去都是问题。
我妈她不懂她的语言已经严重伤害到了她的家人,她每次都只是图一时的嘴爽,毫无顾忌毫无逻辑的话语对人就是一通发泄。手腕上有条浅浅的白色疤痕,那也是语言暴力下的产物,不过没有人知道,那只是我自己的秘密。尽管现在已经成年,小时候受到的语言暴力常常如噩梦般,吓醒梦中人。这些受到的伤害能向谁讨回么,不能。
伤害你的母亲,是将你辛苦拉扯养大的恩人,你除了感恩还要孝顺。受到的语言暴力似乎只能是你的命运,你无法选择父母,你也无法改变父母五六十年来形成的三观,父母给予你一些又毁掉一些,似乎也保持了平衡。过多的语言伤害,使你变得自卑不自信、胆小易受惊、想法不能顺畅表达等,其实也没有什么大问题,就是你比别人活的艰难一点,失去的机会多一点,感情创伤多一点。
伤害往往来自最亲的人,好脾气也往往留给了外人,在你发泄之前,可否想想这样的话对眼前这个亲人会造成什么样的伤害。
网友评论